世说新语|考古遗址公园不能止于“打卡地”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我国累计1.46亿人次“打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建成5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五一”假期近在眼前,许多人的出行计划中就包括“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些“公园”是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研究阐释、保护利用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文化空间,因此成为广大游客喜爱的“打卡地”。
但是,对于这些特殊的“景区景点”,我们不能仅仅将其看作历史留下的断壁残垣,满足于浮光掠影、到此一游式的“打卡”。
曲阜师范大学相关课题组曾于2022年公布了一组在线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出虽然考古遗址公园的公共文化空间定位已经得到公众的高度赞同,但其核心价值有效转化程度并不高,其中的教育功能实现程度相对较低。这样的调查结果与我们的生活感受是一致的:尽管公众对一些考古遗址公园耳熟能详慕名而往,带动“考古旅游”成为潮流,但当游客身处散落在田野甚至荒原上的古遗址时,常常无法充分了解其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就如教科书摆在眼前,但读者缺少相应的学习工具,不解其意或一知半解,令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考古遗址公园依法保护考古遗址并带动学术研究,除此之外,与普通景区或公园相比,考古遗址公园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即通过考古成果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因此,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当兼顾“深入”与“浅出”,因地制宜地利用好遗址资源和考古成果,并通过推进数字化、智慧化和信息化建设,提升游览的体验性、互动性、沉浸性效果,为学者和考古工作者面向公众搭建起高效而富有时代特点的展示和对话平台,让他们的工作成果成为全社会提升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
从这几年“考古旅游”发展的强劲势头来看,考古遗址公园会越来越“火”。但是“破圈”之后,考古遗址公园如何提高考古与旅游的融合度,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真正“活”起来——这是文化建设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考古遗址公园不该只是旅游“打卡地”,它的品牌影响力最终决定于能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只有考古遗址公园所蕴含和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永远“活”在游客心中,传承历史文脉、赓续中华文明,才能变为我们每个人血脉里的文化自觉。(刘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