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我的家乡在河北】唐山迁西:长城脚下的板栗之乡山清水秀、风景绝美!访古踏青首选!

2023-04-27 11:48分类: 河北文化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春节前,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广播电视台携手推出融媒体特别节目《我的家乡在河北》,用河北故事唤起对家乡的多彩记忆,带领网友们一起溯乡源、忆乡景、述乡俗、觅乡味、及乡物、拾乡技、念乡艺、闻乡曲,感受记忆中的家乡味道。

  在最新的第四十一期节目中,栏目组邀请到迁西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李铁东,与网友们分享迁西的滦河文化、长城文化、古岩文化、红色文化、板栗文化

  迁西县地处燕山南麓、长城脚下、滦河之滨,“青山、秀水、长城、栗香”四大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滦河文化、长城文化、古岩文化、红色文化、板栗文化交相辉映,森林覆盖率达63.5%,境内蓝绿空间占比高达90%,素有“燕山绿色明珠、京津冀后花园”的美誉。

  作为唐山市第一个通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县区,迁西是一方美丽的土地,水的润泽,成就了迁西的绿色诗意。这里既有“白马秋风塞上”气贯长虹的壮美,又有“杏花春雨江南”清丽旖旎的秀美,更有“小桥流水人家”返璞归真的质美。

  在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雄伟的明代长城蜿蜒流长,雄风犹在。迁西境内的长城,集雄伟、奇险、古朴于一身,西起龙井关,东至擦崖子关,绵延106公里,共有19个大小关口、240个敌楼、57座烽火台,宛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于莽莽群山 。

  潘家口、喜峰口水下长城是蓟镇长城中重要关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由于修建水库使得潘家口、喜峰口城堡潜入水中,形成了万里长城沿线绝无仅有的“水下长城”奇观,《大刀进行曲》因喜峰口长城抗战而唱响神州;原汁原味的长城、青砖灰瓦的小城缩影、万里长城中保存最完好的水门、造型奇特的七十二券楼,监狱楼、匪夷所思的月亮城、八角八面北天一柱的八面峰……组合成了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深邃悠远的以长城为主体的青山关旅游区;榆木岭、董家口、大岭寨、游乡口……一座座高高矗立的丰碑,哪怕是残垣断臂也不失它的风骨。

  千百年硝烟散尽,看关内外长城人家,纯朴劳作,幸福祥和,笑意迎宾。走过迁西一寸寸土地,抚摩一块块城砖,感受着更加真实的长城,仿佛那些峥嵘的岁月不曾远去。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必将成为迁西产业转型的新引擎,也标志着迁西文旅产业发展的新阶段。

  纵览这片1439平方公里的土地,雄奇的燕山万绿莽莽,横亘东西;丰饶的滦河碧水滔滔,斜穿南北;富庶的大地上育百珍,下藏百宝,尤其是70万亩的金色栗林果实累累,香飘万里。

  作为著名的中国板栗之乡,迁西的板栗味道纯正,浓郁甘甜。糖炒板栗、板栗炖鸡是常见的吃法,栗蘑酱、板栗酒、板栗茶、板栗罐头、栗蘑速食汤等新兴食品和高端食品研发投产,更是把板栗吃出了“花”来。凡是吃过迁西板栗的人,便会念念不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挂着的迁西板栗的招牌。

  迁西乡村民风淳朴,乡情、乡韵浓郁。乡村景观特色鲜明,相继开发了“绿野飘香”、“秀水田园”、“栗林花海”、“长城人家”等四大系列乡村旅游特色产品;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以高跷、地秧歌、花灯舞、龙灯、狮子舞等民间花会为主,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抛开城市的喧嚣,来到迁西,在青山绿水间,享受乡村的静谧美好,感受迁西淳朴风情,品味民间传统文化。盘土炕、品农家美味、看民俗表演,迁西给您一个休闲假日。

  未经官方授权,其他媒体或个人不得私自转载或抓取本公众号信息。如若发现信息不实、不全等,对我局造成负面或不良影响,将予以追究相应责任!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河北新时代文明实践:传统文化暖人心 文明新风过新年

下一篇:美丽河北我的家乡_河北新闻网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