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乡风”笑春风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满族二贵摔跤、八大怪、九曲黄河灯……癸卯年正月十四,承德隆化县章吉营村街头热闹非凡,2000多人的村有600多人参与了社火表演,由中国民协、河北省文联主办的“我们的节日——2023中国·隆化元宵节民俗展演”在此拉开帷幕。与此同时,在河南鹤壁、湖北恩施等五地,“我们的节日·元宵节”活动也相继展开。(综合《河北日报》等媒体报道)
立春时节的中华大地,千家万户红红火火闹元宵。动人的民间烟火气,映照着民间文化、乡风民俗在新时代新生活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笔者专程观摩了隆化章吉营村的社火拉街表演。在队伍里,偶遇一位82岁的王大娘,她一路追随演出队伍,因为这里有不少老熟人:“八大怪”里背小虾米灯的,是她邻居家六岁的娃娃;高跷队里最靓的仔,是她打工回来的大外孙儿;另一边还有她老闺蜜家两口子表演的“莲花落”,韵味十足……王大娘一番花式推介后,问我:“俺家乡的花会社火好不好看?”我说:“像田野里最美的春花。”这回答引来她和村民一阵爽朗的笑声。
这场600多人参与的社火表演,最后汇成了整个村庄的节日狂欢。充满乡土味的浓情,让我这个外乡人也沉醉于那份甘醇,“直把他乡作故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从王大娘和章吉营村村民身上,我看到了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看到了“我家乡风美,笑迎春风来”的怡然自得,还看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文化为引领。在中国,乡村是乡土文化的根,是农民美好生活的载体,是万千非遗项目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乡村要振兴,首先要唤醒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并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与时俱进,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
由于受到工业化、城镇化浪潮的冲击,乡村一度出现了空心化现象。但近年来,随着全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广大农村迸发出生机与活力。现在再到农村走一走,你会看见热气腾腾的生活场景:这里有欢庆的锣鼓、热闹的花会社火;有快乐的孩子,活力四射的年轻人,还有怀抱乡土情怀返乡的老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文化凝聚力和认同感,对于乡村振兴来说至关重要;而留住乡土文化,也就留住了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留住了抚慰乡愁的精神家园。
保护文化遗产,既要向它的历史深处追溯,又要激发它走向未来的活力和自觉。丰富灿烂的中国乡土文化,诞生于广袤田野,世代传承生生不息。它总与最鲜活的人联系在一起,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样活态的流动,才体现着优秀文化所蕴含的创新能力。但遗憾的是,一度也有许多非遗或乡土文化与时代脱节了,面临后继无人、传承乏力的困境。这为我们提出一个新课题:如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重新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
在隆化,笔者惊喜地看到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让古老乡土文化和乡风习俗,发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脉动。
群众广泛参与,是章吉营村、蓝旗村等地乡村文化“生态恢复”的基础。以这两村参加元宵节民俗展演的村民人数为例,分别达到了600人和800人。而且从服装道具、化妆造型到装台排练、演出管理,各个环节都有村民参与。这无疑能够加深村民对村庄和故乡的认同感,进而塑造对乡风民俗和乡土文化的共同记忆。推而广之,又会不断汇聚起人们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与热爱。
其次,年轻群体参与度提高,展现出乡村文化生活令人欣喜的变化趋势。六岁儿童能舞灯,中小学生有模有样“扭寸跷”,年轻人走上街头表演炫酷的高跷热舞,他们还在直播中称其为“最炫中国街舞”,让老民俗走红网络……年轻群体对古老民间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令他们成为新时代非遗传承和乡村文化振兴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农民群众永远是乡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和受益者,引导和动员农民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大家不妨学学承德隆化,他们大力支持和发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让老百姓成为舞台的主角;他们对乡村文化建设给资金、给条件;他们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立村级文联,开展基层文艺志愿服务和培训;他们对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视若珍宝,爱如生命;他们还把非遗项目“活化”与温泉康养产业结合起来,推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因为这些努力,我们有幸在这个春天,看到了深藏于燕山古驿道上的灿烂民间文化,也感受到“古老乡风笑迎新时代春风”的阵阵暖意。
中华大地上,一个个村庄的文化活了,才能聚人心、长精神,才能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也才会真正迎来乡村振兴万紫千红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