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沙河城千年文庙综述

2023-04-26 18:44分类: 河北历史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沙河城千年文庙综述胡顺安(微信公众号shunanhu)

  按:文庙原称孔庙,是祭祀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春秋鲁国人,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庙祠。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建议后,历代官府对孔子不断追谥加封。唐太宗李世民尊孔子为“先圣”、“至圣先师”。因此,孔庙也叫先师庙、至圣庙(民间叫夫子庙)。孔庙中奉祀孔子的大殿叫做“至圣先师殿”。公元739年,唐玄宗李隆基封孔子为“文宣王”。孔庙改称“文宣王庙”,简称文庙,建制也有了更大发展。全国各地州府县在文庙“置学舍,塑先圣、亚圣、十哲像,画七十二贤及先儒像于东西庑之木壁”,文庙俨然成为地方庙学合一的官办教育机构和教育管理机构。宋徽宗赵佶(ji)称孔子“集众圣贤之大成”,文庙 “至圣先师殿”统一改名“大成殿”。文庙逐渐形成较为统一的建制,黄瓦红垣,雕梁画栋,气势宏伟,有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孔子圣像等,配以各种殿阁祠庑。沙河城文庙位于邢台开发区沙河城东南县学内,原系沙河县文庙,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隋唐*邢州风物志》记载,沙河县先师庙始建于维大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岁次壬戌(而非志载“建于宋大观年间”,应为“复建于宋大观年间”)。按堪舆学理和后天八卦说,东南属巽宫,正东为震。沙河城“文星宜巽方”,而“正东震宫,以主文明”。东南和正东两个方向与沙河城文运相关,遂选址将孔庙建在城内东南方位,有利于地方文化教育的昌盛和科举。文庙初创于旧墟(在今址东三里古城旧址),规制较小,数间草屋,布局简单,构筑简陋。唐末,水袭城毁。后晋开运年间,城池迁建现址。文庙复建,规划为“一进三”结构的四合主院,贯穿于文庙南北中轴线上的主建筑,有棂星门(也叫基门,文庙中轴线上的牌楼式木质或石质建筑,古代中国传说棂星为天上文星,以喻孔子是星宿下凡,施行教化、广育英才。《后汉书》载:汉高祖祭天祈年,命祀天田星。天田星是二十八宿之一“龙宿”的左角,因角是天门,形似窗棂,故称棂星门,是进入孔庙建筑群的第一道大门)、戟门 (又叫启圣门、仪门,是文庙内的第二道大门,位于棂星门之北,因祭孔时在门两侧陈列仪仗性的礼兵器“戟”而得名,是文庙重要的主体建筑之一,规模较大,等级较高,端庄大气。戟是古代一种十分威严的兵器。春秋时期,国君出行,仪仗队武士持戟护卫,在止宿处插戟为门,不得私自入内。沙河文庙的戟门面阔三大间,小二层,中间为大门,两边对称各有一配室,供祭祀大典的文武官员整理衣冠、熟悉仪规之用)、甬道和“先师殿”等建筑。庙侧辅以崇圣祠(奉祀孔子五代祖先牌位)、儒学宫、教谕署、训导署等,以此为基础传播儒学。

  按照规制,沙河城文庙承担着本地祭孔和教育教化功能,是典型的庙学合一,为古代沙河县最高级别的官办教育机构,历代教谕署、训导署均设于此。沙河城文庙整个建筑群坐北面南,平面呈纵长形,南北长三百米左右,东西宽约百米。西边是学道街,东边为“(儒)学宫”。清朝康熙版《沙河县志》(因修缮改建,各版本记述有异)记载,文庙的西南角设有一座向西开启的飞檐式木质牌楼门,横匾上写着苍劲挺拔的大字“桂林毓秀”(此“桂林”非广西桂林,乃当时庙内大成殿附近植有几株桂花树,奇香无比。在此意指书香,墨香。毓,养育;秀,优秀)。门的两侧分别蹲坐高大石狮。旁置一块下马石,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文武官员、庶民百姓路过,须下马轿,以示尊敬。进门走一段距离,左侧有一堵约八九米长、四五米高、东西走向的“萧墙”(俗称照壁、影壁。旧时,人们为防宅中来鬼,修上一堵墙,以断鬼来往。据说小鬼只走直线,不会转弯。另有称照壁是中国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志载,康熙二十六年知县谈九乾改至路南)。萧墙周围设置牌栅,两座木制牌栅序立东西,分别写着“振起人才”,“主持名教”。绕萧墙北行约二十米左右,与萧墙正对着的是简易木质棂星门,四柱三门三楼。

  穿过三间棂星门,院里柏柳苍翠,有几通石碑排序而列。史料记载主要有:隋唐思想家傅奕题写的《沙河县先师庙访谒记》、宋大观年间御制通用《大观圣作碑》(碑额书《大观圣作之碑》六字,内文大约为八刊八行条制。末题“尚书左仆射(相当于宰相。《汉书·百官公卿表》:仆射,秦官,自侍中、尚书、博士、郎皆有。古者重武官,有主射以督课之)、中书侍郎(侍郎官位低于尚书,尚书是正职,侍郎是副职)、上柱国(统帅军队的最高职位,柱国次之)、魏国公食邑一万一千二百户,实封三千捌百户,臣蔡京题额”,据说残碑现在沙河市廿冶公园内)。另有元董朴撰书的《宣圣庙前廊记》碑;明崔铣撰文、朱裳书丹的《沙河县修学记》碑。还有董威撰文的《沙河县重修学记》碑,李起元撰文的《沙河县重修学记碑》及周若棠撰书的《重修圣庙碑记》碑等(注:1960-1970年代,沙河中学经常召开万人批判大会,这些碑刻和当年从沙河城北关阁外胡氏墓园拉来的若干石构件一并作为会台基础)。棂星门内西侧,建有一小型忠义祠。清朝乾隆年间知县杜灏(hào)修缮文庙时将其移建在训导宅东。沿着两侧柏树掩映、青砖铺就的甬道缓缓北行到泮池(意即“泮pan宫之池”。“泮宫”,是官办学宫的标志。古代“诸侯不得观四方,故缺东以南,半天子之学,故曰泮宫)。泮池呈月牙形,东西走向,常年有水,玉石栏杆围着。泮池上有一座长约六七米、宽四米左右的微拱小石桥横跨南北,名之泮桥。站在泮桥,环顾四周,正北是戟门(当地俗称穿心殿或大成门),主体三间,为悬山顶,阁楼样式,黄筒瓦覆顶和围檐滴水,飞檐翘角。过道两侧辟有便门,东西配室各一(印象中记得内有腰棚)。戟门两翼对应处各建一祠,西“乡贤”,东“名宦”。坐北面南,各三间,单脊瓦房结构。创建久远,历代有修。沙邑古今,孝廉乡贤,节烈名宦,奉祀旌表。综合史料记载,“乡贤祠”内奉祀本籍乡绅名士(唐*丞相宋璟,元*太师张文谦,元*提举孔天铎,明*文林郎、奉政大夫、户部郎中胡邦俊,明*文林郎、奉政大夫、湖广四川参政胡三省,明*鸿胪寺鸣赞胡光,明*山东新泰知县胡三顾,明*正二品胡锡,明*陕西陇右参议许国秀,明*镇江府知事胡琏,明*鸿胪寺序班李成性,明*扬州同知赵有初,明*举人申志,明*辽东卫经历胡九德,明*四品胡钚,陈荐*庆历年间进士,明*都御史朱裳等;名宦祠内奉祀本地任职而勤政爱民,德业卓著之官员,如金*知县孙德渊,元*颜仲德,明清时期*姚仲,方豪,杜灏,范志懋,任环,杜良祚等。这些人不是随便供奉的。他们逝后由当地举荐,经本省总督、巡抚,会同学政审核批准,将其牌位入祀于名宦祠。名宦祠东南方不远处是文昌阁,也叫文昌祠(曾建在泮池中),俗称魁星楼(志载“奎星阁”),同样坐北朝南。这是一种传统祭祀建筑,供奉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是汉族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世人功名禄位之神,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可保文风昌盛。文昌阁初建为二层阁楼,嘉庆六年奉旨重修,并新增春秋二祭。乾隆年再修城墙时,将其移建在城墙东南雉堞(又称齿墙、垛墙、战墙,是有锯齿状垛墙的城墙。可用来作为守御城墙者在反击攻城者时的掩蔽之用)上。道光十四年重修后改建为三层阁楼建筑,道光十九年再修。越泮桥,穿戟门,步入佾(音yi)台,俗称月台,是祭祀孔子时歌舞之处。佾台的两侧建有东西庑房,又叫廊坊(明万历《沙河县志》:学宫侍讲徐瑗在《重修庙学记》中说,东西两庑增扩三十间。清乾隆《沙河县志》所载形制与此不符。西庑、泮池泮桥等俱阙,且教谕署、训导署等也形位有异,盖因多次修缮重筑和调整之故)。东西两庑各7间,均于南数第3、6间开门。庑房内祀奉孟轲、荀况、朱熹等列位贤哲。庑房前后植有柏柳及桂花树等少许。佾台正北端一米多高的方台上,坐落着文庙南北主轴线上的大成殿,这是文庙中最高,也是最主要的建筑。大成殿面阔五间,长二十五米。进深十四米。大殿正墙中间为宽敞高大的三门一体连窗门,上半部分是万字格,下半部是木板。对开木门,中间主门略大于两侧边门。连门窗的东西有一小段砖墙,墙正中间各辟一圆窗,直径近两米,中为万字格。殿前大门两侧分别种植着四棵据传为唐朝栽植的高大柏树和几棵银杏树。 大成殿是文庙中奉祀孔子神位的主殿,原称“至圣先师殿”,宋朝改作“大成殿”。大成殿也是书生设馔(zhuàn,指陈设或准备食物)祭孔的场所。每年春秋两季的二、八月份(开学初),县令都要率本府要员和秀才等依规到文庙行“释奠”礼(《礼记·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后演绎为在学校或公众场合设置酒食以奠祭孔子的一种典礼)。年青知识分子考中秀才后,也要到文庙行“释菜”礼(先师一案爵三,左右二爵先注酒,中爵行礼时献上)。通赞唱“排班(注:列队)”,掌祭祀献爵之礼的献官以下“皆序立丹墀([chí]殿前涂红色的台阶)内”。班齐唱“辟户(注:礼生开殿门)”。通赞唱“跪、三叩首” (献官以下皆跪叩首)。兴,平身(皆兴平身)。引赞唱“诣酒尊所”(献官随引赞至酒尊所,司尊者举幂酌酒以俟。俟sì,等待)。赞“诣至圣孔先师神位前”(捧爵者三,各先行,奉先师者由中门入,奉四配者由左偏门入;献官随引赞亦由左偏门入至神位前向上立)。赞“跪”、赞“献爵”(捧爵者由左跪授献官一爵,献官受少举之,转授捧爵者置神位前)。赞“俯伏、兴、平身”(献官俯伏兴平身)。拾级而上,但见大殿正中坐着三米多高的孔子塑像,正上方写有褐底绿字的“万世师表”,“生民未有”横匾。雕塑两边立柱对联写有“万世尊崇称至圣;千秋景仰奉先师。”民国年间,雕像代以牌位。根据明朝史料,大成殿之后是“明伦堂(讲经典、讲圣谕、宣传伦常之处。清嘉庆十六年,明伦堂改名温州书院,左右列二斋堂)”。“明伦堂凡五间,翼“进德”、“修业”二斋各五间(两边附建叫做“进德斋”、“修业斋”各五间,用以提高道德修养和扩大学业建树)”。明伦堂后是教论宅。西为训导宅。明朝县令姬自修在明伦堂院的东西两墙改建两门。东名“义路(指有德行修养好的人出入之处)”,西曰“礼门(孟子曰:礼,门也;义,路也)”。出“义路”,东为敬一亭三间(注:明嘉靖五年,帝书并颁御制《敬一箴》要求所有书生恪守孔圣人之道。各地学宫将其刻成石碑,建亭供奉。到乾隆时已年远颓坏,只存碑记);“礼门”西为启圣祠(也叫崇圣祠)三间(用以祭祀孔子父亲等。孔父,叔梁纥hé,生卒?-前549年。《春秋左传正义·襄公十年》写到,孔子之父名纥,字叔梁。名字并言者,皆先字而后名。故《史记·孔子世家》称为“叔梁纥”)。坐北面南。康熙二十七年知县谈九乾改移到义路东。雍正年间再修缮调整。再东则为训导署(辅助教谕、教师、学正等教诲生员的人办公之地)。出“礼门”就是教谕署(府县掌管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的最高教育长官的办公场所)。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知县冯源重修教谕斋六间,又增厢翼各三间。再后为“教论斋”。康熙年间的史料显示,明伦堂后是正宅,西为分训宅。乾隆版《沙河县志》(学宫图部分)则显示,从棂星门到大成殿是独立院落。大成殿西北角院落为教谕署。东北角“义路”东边是崇圣祠,再东则为一进院“训导署”。文庙的东南角,有座与棂星门并排的砖木结构单体飞檐牌楼,门匾上写着“学宫”。穿过牌楼,北行就是位于文庙东侧的学宫,传播儒学的场所,院内操场很大。康熙十七年(1677年),沙河知县徐人龙在“儒学”东边建立“社学”,一度唤作“襄南书院”。康熙二十四(1685)年,知县谈九乾将“襄南书院”移至县衙西边的都察院旧址;嘉庆十六年(1811年),知县傅钟瑑(zhuan)在明伦堂后开设“温州书院”;同治十三(1874)年,知县李福田在义路东捐建“温泉书院”(民国时期改做沙河县立第一完全小学校)。光绪二十八年(1902),科举改做学校并在文庙内成立“官立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亦有说光绪三十一年),在教谕署成立“师范传习所”,设高等小学堂长兼管理主任一名,教员和助教员各一人,共计三人。学员十人左右。学期三个月,规模简陋。嗣后,时开时续,学期多系一年。同期设“宣讲所”开办社会教育,聘宣讲员二名。每届在县城集中授课,讲习国学。宣统元年(1909),在训导宅东边的石威毅公祠(祀石清吉,直隶沙河人,道光二十一年武进士,以蓝翎侍卫用。咸丰元年,授湖北郧阳镇守备,太平天国时期被捻军杀害)旁和忠义祠旧址增办“劝学所”,作为全县教育主管机构(民国十二年改称教育局),设劝学所长兼管理主任一名和助教一人。1945年,沙河城解放,文庙大成殿与两庑内的各种塑像和牌位均被拆除。大成殿、两庑和戟门因被征作军队粮库,幸得保存。大成殿作为粮库,为方便通风,在西墙和后墙开辟门窗。作者的曾祖母、祖父和父亲三代当时遭遇不公正待遇,被从沙河城胡家大院扫地出门,驱至大成殿蜗居两年。1950年代初,沙河县政府以文庙主体建筑为基础,筹建沙河中学,从文庙、书院到沙河中学,这里一直是沙河县的最高学府,承担着沙河县基础教育的重任。文庙仅存的大成殿、两庑和戟门,以及乡贤名宦两祠都成为新建“沙河中学”的一部分。大成殿变作集体活动场所,后废弃改为堆放杂物。戟门配室和两庑分别成为校长与老师的办公兼寝室,两祠用作教务处等。1958-1960年代中期的各种运动中,文庙大成殿遭到严重破坏。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大成殿一度成为沙河中学创建校办工厂的生产车间,两庑、两祠和戟门因教师占用,基本保留完好。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沙河中学的骨干教师一部分因“平反昭雪”相继调回京津,余者大部分转往褡裢中学(即今沙河市一中。其实,沙河一中的教育史由此可溯及文庙)。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沙河中学先后改作沙河农中和职教中心。文庙大成殿前建起一座小楼,大成殿彻底废弃。两庑和戟门勉强维持可用。两祠置放杂物等。文庙和沙河中学原址后转给城关中学占用。沙河城的文庙具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历经沧桑,多次修缮或重建。唐朝末期,洪涝地震,城寨冲毁,文庙坍塌。后晋年间,沙河县城西移现址,文庙也随城搬迁。宋代大观年间,沙河城文庙重建并整体修扩。宋朝到元代的修缮情况,目前没有看到详细记载。但明清两朝,修葺和扩建次数累勤,各有调整和增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观。明朝符玺撰写《重修沙河县庙学记》说,“元朝毁于兵燹,几芜莽无存”。永乐年间(1403-1424年)到成化年间(1465-1487年),先后两次修葺。弘治四年(1491年),因水袭城毁,县治西迁新城小屯,唯存大成殿。弘治十八年复还旧址。知县张谨重筑城墙时,也修扩了文庙的其他建筑,以后历代修扩勤多。明朝都御史董威在《重修沙河县学记》写道:嘉靖丙午年(1526年),任侯“调尹是邑。……莅政之暇,达观学校”,认为“明伦堂隘陋而教无以弘,乡贤名宦未祀而无以激”,乃“鸠工取材,圮者兴之,狭者增之,无者创之,”历经半载,学制焕然维新。明代嘉靖八年(1529)崔铣撰文《重修沙河县学记》:“沙河既复旧治阅二十有五祀,为嘉靖己丑,学舍日圮”,当年夏季六月,沙河知县姚钟民修缮文庙,“凡两月告讫(qì,绝止、完毕,毕竟、终究)事。弘隘发部,易朽正倾,…翼然入视”。康熙年间,沙河城文庙除了大成殿、戟门、两庑和三祠外,还有明伦堂五间,但“年远颓坏,不蔽风雨”。十七年,沙河知县徐人龙捐俸重修。创自明代的进德、修业二斋(原各五间),几乎颓废,二十四年(1685年)知县余振鸿改修各二间。康熙二十六年,谈九乾重修文庙。东西两庑各七间。戟门三间,棂星门三间。中为泮池,原大二圈,谈九乾改半。将在棂星门外的影壁墙改至路南,周围设置牌栅,东西立坊二座,匾曰“振起人才”“主持名教”,挨街古坊一座,匾曰“桂林毓秀”。康熙时期还对明伦堂、儒学东边的社学进行修缮。乾隆年间,对大成殿、戟门、名宦祠、乡贤祠、崇圣祠、义路、礼门多次施予修缮、重建或改建,还在棂星门内泮池中建一间文昌祠。在棂星门外屏壁上书写祖述宪章(意谓遵守、效法尧舜文武之道。《礼记·中庸》云:“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祖述”和“宪章”皆为效法、遵循之意。孔子处处推崇尧舜的“公天下”,希望人人自觉,都能约束自己,方便他人,保持良好秩序,也就是后世批判的“克己复礼”);建上律、下袭二坊(取“上律天时,下袭水土”之谓,意思是上要和“天道”,下要和“地道”,也就是说干什么事情都要敬畏和遵循自然规律。其中“律”是顺应,“袭”是顺从)。乾隆年间,还在文庙东西墙外各修扩一条马道,但此时学道街西口的“桂林毓秀”旧牌坊、进德、修业二斋、敬一亭均倾圮无存,儒学东的旧“社学”作废。戟门侧室的乐器、舞器消失得不见踪影。尚存“祭器爵二十四尊,五钢六余符法器”。书籍还有《御撰纲目通鉴》、《上谕四书讲义》、《驳吕留良讲义》、《周易》、《书经》、《春秋》、《礼记》等若干部。在明伦堂后之西的教谕宅(志载启圣祠旧址)“新添建三楹(即:间)”。原在明伦堂之后的教谕、训导二宅,因均被民居侵占,只好改建在崇圣祠东边。明清两朝,因修缮及时,至清末民初,文庙基本上是“堂壁弘敞,祠宇壮丽”,依然保持“一进三”院落的主建筑风格,以南北中轴线为主,纵长约二百米,有殿、堂、阁、祠多间,门坊3座。大成殿为一脊四垂的单檐歇山式布瓦顶单体建筑,面阔七间,东西长约25米,进深14米左右,墙基到房脊通高八米左右。朱门、红墙、琉璃绿瓦覆盖顶部。房顶四隅带有一米多的飞檐翘角。垂脊有跑兽,正脊的正中间有二龙戏珠。南面是大殿正门,三个木质的上条格下木板门,主门稍大,宽两米,高三米;两旁各设连窗边门一个,宽一米八,与主门等高。主门和旁门之间,以及南墙的大部分是木头格窗链接。南墙的东西两端,距离地面两米处各有一个直径一米多的圆孔。整个大成殿外形大气,庄重,豪华,精美。拾数层石阶而上,大殿正厅,靠近前后墙,东西走向、并列矗立两排圆木立柱,计十二根,粗壮高大,每个直径五十公分左右,外包的朱漆斑驳脱落。柱子下边垫有厚重石头柱础,础表浮雕莲花等图案。站在大厅中央仰视,内顶是木质梁檩卯榫构筑和椽子密置的塔型三叠架,板砖覆顶,砖上刻传统万字“卍”等形状的纹饰(寓意万众一心,吉祥和谐,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和合思想)等。北墙有一门四窗,木质门宽一米多,高2米多;门的东西两侧各有宽1,5米,高2米的木格窗户,窗顶券形。墙体九十公分厚,外部是青砖,里面上半部分是土坯垒砌,下部为1米多高的青砖墙基,墙中隐含多根承重木柱。沙河城文庙始于隋、兴于唐、盛于宋,明清最旺,民国渐衰,历经一千多年的沧桑巨变。几度毁损,几度重建,也在反复的被毁和不断的修葺(qi)重建中丰富基础建设,完善各种功能,逐步增添了庑房、泮宫、文昌祠、名宦祠、乡贤祠、礼门、义路等建筑。由于连年战火,兵燹不断,外加风雨剥蚀,文庙大部分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陆续坍塌,终致殿宇荒凉,贤廊残缺,令人怅然。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2022年度“中国好书”榜单揭晓 《从历史深处走来:马克思主义哲学谈话录》等入选

下一篇:唐朝的黑历史:邺城之战六十万唐军被五万燕军一战打崩溃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