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南皮四位老干部:老有所为编党史 以史育人传薪火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河北员网讯(温学迁 通讯员孙洪玉)在沧州市南皮县有这样四位老干部,退而不休,一句热爱让他们长年累月坚持,一句责任让他们千里万里跋涉,潜心编撰南皮党史。在省、市两级党史研究院的指导下,经过不懈努力,撰写完成《中国南皮历史》,并作为沧州市县级党史本率先出版,获得省、市表扬。
中国南皮历史共分为两卷,第一卷用十二个章节20多万字展现了从1921年至1937年,南皮县党组织在党的创立和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第二卷用二十个章节36万余字展现了1949年至1978年,南皮县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初级发展的历史。
南皮的党史研究工作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讲,几代党史工作者全国各地收集有关南皮的党史资料,访问在南皮战斗过的同志。那时,收集资料主要靠走访,北到张家口南至广州,还出访浙江、北京、济南、上海、武汉各地,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当时信函也是收集资料的一种重要方式,在那个年代,电话还不是很方便,信函往来比较普遍。据韩主任介绍当时很多喜欢集邮票的同志们都去他们那剪邮票,因为他们那天南海北的邮票太多了。
就像燕子啄泥一样,一点一点的积累,在几代党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下,先后编辑了党史大事记、组织史、专题等10余册党史资料书籍,展现了南皮县党组织烽火丹心抗日救亡、解放战争的大革命情怀。
中国南皮历史第一卷的编撰更加困难,当时由于资料匮乏、经费短缺以及个人健康等方面的原因,书稿编撰工作断断续续,时作时辍,第一卷由韩树军1人执笔,从2002年至2008年期间用3年时间完成编纂。到第二卷的起草时,韩主任已经退休,但为了完成编纂,由韩树军、王玉良、赵连义、单醇信4位平均年龄超过了70岁老干部组成了党史编纂小组,退而不休,历时4年到2018年完成第二卷编撰。
回忆起当时起草的场景时,韩主任眼里噙着泪。第二卷的编纂较第一卷时资料丰富了,但涉及到有些历史资料不全,造成有些历史脉络不清晰;另外一个难点是很多资料是用复写纸拓下来的,过了几十年了,早已模糊不清;再有一个难点是50年代的资料都是繁体字记载,辨识起来更加复杂。
几位老人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一个难点一个难点地攻克,他们一人一个放大镜、一个老花镜,累了休息一会再继续,为了提高编纂工作的效率,他们对着灯光日夜研究。资料不全,他们就到其他县市走访、联系,将缺失的资料补全。成稿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党史资料对语言、内容的要求都非常严格,甚至标点符号都要修改。初稿形成后,党史编纂小组的成员们分组行动,用1年的时间走访征求意见。“我们也是边干边改。”韩主任说,“当时我们每个人都有几百万字的返工量,每个人桌子上摞起的稿纸都有一尺多高”。在省、市两级党史研究院和县委、县政府及县直有关单位的指导协助下,形成送审稿。
桑榆不言晚,暖霞正满天。几位党史工作者,老有所为,编撰完成的《中国南皮历史》,提供了学习教材与宝贵的历史财富。当身边有人谈到这些年他们编党史的辛苦时,韩主任欣慰地说:“一种兴趣,让我们喜欢上了这份工作;一种责任让我们坚持这份工作,干了这么多年的党史工作,感觉自己有责任将党史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