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美丽河北|那一口面花的味道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最早认识面花,是小时候的事儿了。春节前,每家每户都要蒸上几锅面花。而小孩子们对于面花的兴趣,大多集中在“搕花”的环节。把一团面放进面花模子里,压实,在面板上使劲一搕,“啪”的一声,一个活灵活现的面花就呈现在眼前。那个时刻就跟自己能变戏法儿似的兴奋。在我小时候,还有一道工序是必经我的手才完成的,那就是给新出锅的面花点红点儿。热气腾腾的面花刚出锅,用一根麦杆儿蘸上新沏好的红颜色,往面花中间一点,如果面花蒸的是鱼、鸡等小动物形象,还要往它的眼睛上点一下,白胖胖的面花配着红通通的红点儿,真是好看。
据说黄骅人祖祖辈辈都蒸面花儿。老辈子,黄骅土地贫瘠,小麦产量很低,人们生活清苦。每逢年节,人们没什么礼品相送,就把不多的小麦磨成面粉,蒸成面花。一是祭祖时当祭品,二是过年看“姑奶奶”(已出嫁的女性)带上,第三才是自己吃。黄骅人春节走亲,必须带上两样东西,那就是油煎过的年夜饺子和自家蒸的面花,为的就是让出了门子的“姑奶奶”尝上一口娘家的味道,以示不忘本之意。到如今,节前回一趟乡下老家,每到临走的时候,婶子大娘们还都会急急忙忙提出一袋子面花,说“回家放到冰箱里,慢慢吃吧”,让人盛情难却。
也许是蒸制面花的工艺比馒头要繁琐、讲究,面花的口感的确比馒头要好上许多。劲道,有嚼头,麦香味也浓,这也成为黄骅独特的饮食文化。其他地方的面花,或者叫花馍,大多以纯手工捏制为主,而黄骅的面花,却独独发展起了面花模子,面花模子造型各异,植物、动物、吉祥图案、卡通形象,无所不包。这也成为黄骅面花区别于其它地方面花的主要特征,使得黄骅面花的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前几天,在微信群里,一群外地的同学吵吵着要来黄骅团购面花,甚至提出自己带上面粉来体验一下蒸面花的过程,享受一把乐趣。也难怪,黄骅的面花和冬枣一样,早已上了网店,全国包邮,让身在外地的黄骅游子可以随时尝到故乡的味道。有了他们的积极推介,黄骅面花的名声越来越大,许多外地人都是慕名而来。
回家过年,为的是亲人团聚,忘不了的,是家乡的味道。不管走到哪里,走得多远,能牵动游子乡愁的,还是故乡的亲人,故乡的味道。尝上一口面花,那可不就是黄骅的味道?(张峻源黄骅市广播电视台)
为进一步展现我省良好形象,提升网上美誉度,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凝聚网络正能量,“我的家乡在美丽河北”征文活动开始啦,围绕热爱家乡、赞美家乡,展示家乡新变迁、人文情怀,展示河北风土人情,展示燕赵大地独特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