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红色家风故事 │ 河北厚德家风 红色传承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我叫崔岩,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是沐浴着党的阳光、伴随着祖国的改革开放而成长起来的。
我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都是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党员,一家三代党员世家。至今还健在的外祖母田富荣,是华北地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田裕民的侄孙女,2019年,她老人家还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从记事起,老家的老房子里就一直贴着一张毛主席的画像,那时候我不懂,只觉得墙上贴着的画很好看,现在明白了,贴在墙上的不仅仅是一张毛主席的画像,更是员的那颗炽热初心。
我的家庭里流淌着“红色”的血液,孩子们听着革命故事长大。小时候起,母亲谦虚严谨的生活态度,父亲刻苦好学、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就深深地感染着我、教育着我。
上小学的第一天,母亲就教导我,鲜艳的红领巾是革命先辈们的鲜血染红的,是少年先锋队的标志,只有像毛主席、周总理那样为革命奋斗终生的老前辈们才配戴上它;只有像钱学森、李四光那样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奉献出毕生精力的科学家们才配戴上它;只有像雷锋、王进喜那样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不怕苦、不怕累的解放军战士和劳动模范们才配戴上它。
我牢记父母的话,在学习中努力刻苦,争当多门学科的课代表;在各项劳动中处处争先、不怕苦、不怕累;在各种活动中踊跃参加、用心表现,第一年就光荣加入少年队,成了一名中队长。
进入初中后,我和我的红领巾决定成为最勇敢、最坚韧的“小战士”。我加入了共青团,告诫自己,要做一个党的好孩子,并时刻督促自己戒骄戒躁,将来向党组织靠拢。我开始阅读更多书籍,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著作,并逐渐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工作期间,通过自学,我先后进修了本科和研究生,在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学院拿到工程硕士学位。
2010年7月25日是我终身难忘、永远铭记在心的日子。那一天,我终于加入中国,成为一名党员。
2021年初,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我作为一名有着11年党龄的党员,主动要求参加一线排查工作,全力做好“排查员、宣传员、疏导员、服务员”等工作,充分展现能顶“半边天”的巾帼党员精神。
我相信勤能补拙,也相信天道酬勤。从2017年到2020年,每年的全国公共资源交易最高荣誉的申报工作,都是由我全面负责,4年来,每年一块全国奖牌,正是对我县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奖励和认可。我爱学习、肯钻研,近两年来,对外发表文章200余篇,在《中国政府采购报》《河北财政》等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刊登文章20余篇,宣传推介磁县的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我本人先后被县里评为“最美勤务员”,被县委宣传部评为“优秀志愿者”,县妇联“最美女性”,得到社会各界、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肯定。
我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宛如绽放在滏阳河畔的一朵兰花,默默无闻地装扮着一方小小的天地。我把青春和智慧无私地献给了中国,用实际行动对新时代女性党员形象作出最好的诠释,不忘“来时路”、走好“脚下路”、坚定“未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