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走深走实 京津冀协同发展呈现新格局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2014年2月,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决策。从这个春天开始,渤海湾畔起宏图,京津冀三地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携手共赢新发展。
时光荏苒,历经九载春华秋实,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不断走深走实,交通网络日益通畅、公共服务更加便捷,碧水蓝天更多了,空气也更加清新……京津冀大地上绘就波澜壮阔的精彩画卷,已呈现全新格局。
“中能青岛”号LNG运输船从中国石化天津LNG接收站离港。CNSPHOTO
“近年来,天津市不断加强与在京高校、医院、企业总部、金融机构、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等优质资源的对接合作,一批优质企业、重大项目和创新资源顺利落户。”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戴永康介绍说,2022年,北京投资来源单位在津新设机构超过1400家,其中重大项目318个,新落地项目投资额1721亿元。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分别新增注册企业837家、365家。
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基础上,三地依托便利的交通优势,产业链深度融合、互补。北京企业越来越多地将核心产业链延伸到天津、河北。数据显示,2022年,天津吸引京冀投资额1989.4亿元;河北承接京津转入单位4395个,2014年以来累计转入4.39万个,其中近八成为北京转入。
协同发展九年来,京津冀三地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结出累累硕果。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北京、河北GDP跨越4万亿元量级,均为4.2万亿元,分别是2013年的2倍和1.7倍;天津达到1.6万亿元,是2013年的1.6倍。
2022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1.8倍,区域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
3月22日,河北省党政代表团到天津市学习考察,深化冀津交流合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在两省市工作交流座谈会上,两省市领导指出,共下港口集群“一盘棋”,加强津冀港口高效协作,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功能分工,以港口带物流、以物流带经贸、以经贸带产业,实现错位发展、联动发展、融合发展,共同构建现代化的津冀港口群。
天津方面表示,将深化津冀港口合作,完善天津港驻京服务体系,做实服务北京货物“绿色通道”,打造邮轮高端旅游产品,通过建设大港港区10万吨级航道等一批工程,提升航道、码头能级;实施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全力打造以港口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推进实施天津石家庄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港口和中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加强海港空港协同联动,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刘道刚介绍说,该市颁布实施《天津市推进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条例》,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在全国率先批准建设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天津港集装箱航线万标箱,居全国第六、全球第八;海铁联运突破120万标准箱,位居全国前三,实现历史性跨越;中欧班列年运量突破9万标箱;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排名三年跃升10个位次。
4月6日,天津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铁路(以下简称津兴铁路)安次站至胜芳站右线完成铺轨,标志着津兴铁路正线铺轨工程全线贯通。
津兴铁路是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率先突破的标志性工程。路线东起天津西站,西至大兴机场站,全长100.79公里,共设天津西站、胜芳站、安次站、永清东站、固安东站、大兴机场站六座车站。
目前,津兴铁路桥梁路基工程全部完成,正在进行四电、站房装修以及开通前沿线安全环境整治工作,预计年内建成通车后,将实现天津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直接连通,完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客流集疏运快速客运网络,对带动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京津冀地区铁路网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交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三个重点领域之一。”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刘道刚介绍说,九年来,京津冀已基本形成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综合交通网络,天津机场区域航空枢纽和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深入推进;区域公路网基本建成,津石、塘承高速等全线贯通,建成津围北二线等省际接口路,与京冀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接口分别达到16个、31个,高速公路网密度居全国第二。
经过九年的合力同心,如今“轨道上的京津冀”呈现了一幅无比生动的画面,初步形成以津秦客专、津保铁路为横向,京沪高铁、京津城际铁路为纵向的“十字形”高铁网布局,天津站、天津西站、天津南站、滨海西站等“三主多辅”客运枢纽布局,实现了京津之间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之间1至2小时通达。天津铁路总里程达1468公里,路网密度居全国第一,其中高速(城际)铁路达410公里。
“去年底新开通两条铁路,分别是从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出发到达唐山的京唐铁路,到达北辰的京滨铁路北段,这是继京津城际、京沪高铁之后,京津间的第三条高铁通道。这两条铁路的通车让宝坻、北辰等区的群众真切感受到了‘轨道上的京津冀’的加速度,也让京津通勤的群众有了更多选择。”刘道刚表示,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宝坻、唐山、北辰这样充满活力的区域,通过轨道的互通互联,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要全力推进津兴铁路建成通车,形成京津间第四条高铁通道。”刘道刚说,届时,天津市、雄安新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形成半小时交通圈,大兴机场出站旅客可以通过津兴城际最快35分钟到达天津西站,天津市民也可以经大兴机场最快60多分钟到达北京西站,实现两地三个机场和多个高铁节点连点成网,为沿线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九年来,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北京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有序推进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四个一体化(组织、管理、市场、协调)”目标,明确总体思路,建立工作机制,编制文化和旅游系列规划,制订行动计划,强化顶层设计;签署文化、演艺、群众艺术、长城保护、人才交流等专项协议,制度框架不断健全;建立旅行社、景区、图书馆、艺术职业教育、数字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等联盟,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据了解,目前,包括北京市平谷区在内,联合天津市蓟州区、宝坻区,河北省遵化市、三河市、兴隆县六个区市县组成了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六地以整合优势文化和旅游资源为重点,广泛开展京津冀文化和旅游交流活动,推动京津冀三地文化交流与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
为全方位打造京津冀旅游一体化战略新格局,平谷区与天津市蓟州区、河北省承德市文旅部门联合推出五条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精品旅游线路。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剑表示,围绕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部署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该局持续深化“近代中国看天津”主题定位,积极推动“串珠成链”,着力深化京津冀文旅协同,加快形成“协同管理、优势互补、形象共树、客源共享”的良好格局,全力打造国内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实施“串珠成链”聚集工程,突出古今交融,深入挖掘运河、长城、红色资源等旅游资源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点线面结合,打造京津冀游客打卡地,推出一批度假游、多日游文旅线路;实施“引客入津”拓源工程,开展联强助津,对接行业头部企业,打造“I·游天津”旅游品牌,以京冀媒体采风行、漫游直播等形式,加大引流引资力度;开展形象推介,加大主要客源地广告投放,在北京、河北等地举办天津旅游推介会和消费嘉年华路演推介等活动,实现三地游客互送。
今后,京津冀三地文旅部门还将共同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相关规范,互相输送公共教育、数字产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健全信用监管体系,持续推动落实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监管一体化工作,共同制定《京津冀地区信用+旅游协同共建合作协议》,开展京津冀文旅信用+经济新型消费试点,推动信用+应用场景落地。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三地围绕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大力破除行政壁垒,积极推进政策协同,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让三地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协同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戴永康介绍说,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应有之义和本质要求。九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协同水平,推动协同发展成果转化为百姓福祉。
“例如,在教育合作方面,引进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校区,中国核工业大学落地建设,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建京津冀教师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实训基地,与京冀高校合作机制不断强化,加快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在医疗合作方面,与北京大学合作共建北京大学天津医学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滨海医院,引进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加快医疗资源共建共享。在社保协同方面,开通异地就医住院、门诊直接结算医疗机构分别达到422家、1146家,京冀全部三级和二级定点医疗机构计1174家纳入天津市互认范围。持续推进三地社会保险待遇资格互认,2022年办理京津冀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业务2.47万人次。”戴永康说。
围绕推动社会政策和公共服务协同走深走实,三地推出一批便民措施,让协同发展成果更广泛、更深入地惠及人民群众。
天津市日前发布的“十项行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方案”聚焦养老、就业、就医、就学、商贸文旅等领域协同,推进“一卡通”“一网通”“一次办”等便民措施落地。
目前,部分举措已经启动。例如,自4月1日起,全面实现京津冀区域内异地就医住院、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免备案”。
生态环境保护,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九年来,三地逐步完善协同机制,共守一片蓝天,共护一泓清水,生态联防联控联治力度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改善有目共睹,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京津冀生态新貌正加速呈现。
2022年,京津冀三地PM2.5平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降幅均在60%以上;重污染天数均大幅消减,优良天数大幅增加;三地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均动态达到国家“十四五”目标要求,且全面消除劣V类断面。密云水库(北京)、于桥水库(天津)、潘家口水库(河北)、大黑汀水库(河北)水质稳定达到水源地水质要求。
三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高,北京密云水库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天津海河河北区段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提名案例,秦皇岛湾北戴河段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今年4月9日,京津冀生态文明发展研究院在天津师范大学揭牌成立。该研究院将顺应京津冀生态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需求,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京津冀协同发展步入第九个年头,轨道上的京津冀拉近距离,产业对接协作优化资源,协同创新步伐“快起来”,生态环境持续“好起来”,民生获得感“多起来”,京津冀三地正加快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如今,城市群范围内的通勤圈、产业圈、功能圈不断构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正在迈出“新步伐”。
北京市党政代表团于今年3月17日至18日在河北雄安新区、天津考察。考察团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考察内容是“推进京冀交流合作,共商协同发展大计”。
北京市领导明确表示,北京要自觉把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作为分内之事,推动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京津同为超大城市,可携手拓展合作广度深度,共同打造区域发展高地,在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和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发挥辐射带动和高端引领作用。
4月7日,天津市举行“十项行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桂平在会上表示,市委、市政府把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摆在“十项行动”的首要位置,统领各项行动往深里走、向实处做,引领天津未来五年发展。
刘桂平在介绍行动方案时指出,将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牛鼻子”,唱好京津“双城记”,密切与北京市、河北省各领域的协同联动,深度融入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九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走深走实,已呈现全新格局。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报告同时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迈入第十个年头,京津冀协同发展也正走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