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不畏牺牲的英雄儿女!70年前河北人这样抗美援朝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后,河北广大青壮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出了“随时听候国家召唤”的誓言。1950年12月至1951年1月15日,仅仅一个半月时间,全省就有1879名青年学生和699名青年工人报考军事干部学校,超过原定目标的11.6%。
除了“送子送郎上前线”外,全国妇女还掀起了参加志愿军的热潮。仅据河北省石家庄、唐山、秦皇岛、保定4个市的统计,1950年共有1223名女青年报名参军,唐山市共有40名女医务工作者报名参加赴朝医疗队。河北省高阳县于堤村的解秀梅是抗美援朝中唯一一位荣获一等军功的志愿军女战士。
解秀梅1932年生于河北省高阳县。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68军202师政治部文工队队员,1951年6月随68军入朝。
1951年7月,解秀梅被调到师卫生所帮忙。作为护理员,解秀梅精心地护理每一位伤员,稍有空闲,就给大家说快板解闷。
天气寒冷时,许多伤员抬下来时脚都冻坏了,解秀梅便用自己的袖筒为他们暖脚。有一名伤员被抬下来时,脚冻得像个大冰坨子。袖筒已经不管用了,解秀梅解开自己的棉衣,把伤员的脚放进怀里。有一次,解秀梅所在的包扎所遇到敌机轰炸。大部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后,包扎所已被大火包围,此时包扎所里还有一位重伤员——605团排长李永华。敌机还在疯狂轰炸和扫射,解秀梅不顾危险,跑进包扎所背起李永华冲了出去。机枪不断追着他俩扫射,李永华对她说:“快放下我,别为了我让你也负伤。”解秀梅说:“我的任务就是保护你,决不能让你再负伤。”突然,一颗炸弹落在他们不远处,解秀梅扑到李永华身上。霎时,弹片、石块、泥土横飞,解秀梅身上多处受伤。
因为英勇救护伤员15人,解秀梅被志愿军总部记一等功,并批准她火线加入中国。解秀梅也是志愿军中唯一一位荣立一等功的女志愿军战士。
1952年1月,解秀梅作为志愿军归国代表团的一员回到国内。5月23日,代表团受到毛主席接见。解秀梅代表大家为毛主席献花,并得到了毛主席签字:“志愿军为中国人民争了光,人民感谢你们!”
1951年3月,志愿军总部报道了抗美援朝前线志愿军英勇作战的感人事迹。开滦总医院的医务人员深受感动和鼓舞,他们纷纷找到医院党组织报名,并激动地表示:中朝人民在战斗,志愿军在流血,急需我们前去救护。1951年3月22日,开滦派出第一支抗美援朝医疗队,这支队伍是全国第一支民间的抗美医疗队,被编入了中国红十字会抗美援朝第一医疗大队。
1951年3月22日开滦派出了骨科医生陈敏为大队长的第一支抗美援朝医疗队。周泽田供图
1951年7月11日开滦派出了第二支抗美援朝医疗队,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总医院陆军第三医院。周泽田供图
开滦第二支赴朝手术医疗队到达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总医院——陆军第三医院总部驻地延吉市,受到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周泽田供图
河北各厂矿展开了爱国主义增产节约竞赛,职工们提出“工厂就是战场,机器就是武器”,很多工厂连续创造新纪录。
1951年,唐山炼钢厂抗美援朝号电炉组全体工人热烈讨论怎样创造新的生产方法。
在农业生产战线上,响亮地提出了“前方打胜仗,后方搞生产,生产长一寸,支援志愿军”的口号,广大农民热烈地参加了爱国增产运动。
这是饶阳县五公村劳动模范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们,为多打粮食正在民主讨论分工。
晋县五区周家庄赵桂琢领导的妇女互助组,利用摘棉花的休息时间,读报讲时事,启发大家抗美援朝的生产热情。
安新县端村王振林运输队员,正在运大捆的“抗美援朝”席。这些苇席是运往朝鲜战场供战士们铺炕用的。
为了支援志愿军空军作战,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号召全国人民开展增加生产、增加收入运动,用新增加的收入购买飞机大炮,捐献给志愿军。河北迅速掀起为志愿军捐献飞机大炮运动的热潮。
截至1951年11月30日,河北全省人民共捐款1800多亿元,可购买战斗机120架,超过原定计划的50%,同时,增加了生产,改善了人民生活。
1951年,石家庄大兴纱厂阎金芬小组把爱国公约每条都记在个人的日记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