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魏国静:清代名相-魏裔介

2023-04-19 09:17分类: 河北名人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魏裔介(1616——1686),字石生,号贞庵,又号崑林,谥号文毅。柏乡县人。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慧颖异,敏而好学。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吏部尚书。为政期间上疏二百余道,内赞政典,外筹军务,皆中机要,史载“清初诸大典多依其奏议而定”。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理学家、军事家、思想家、著述家、书法家、易学家。被《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河北历史名人》《2007年出版》一书中推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河北籍一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魏裔介7岁(明朝天启2年,1622年。)入学(私塾)读书,15岁(崇祯3年,1630年。)考中秀才,27岁(崇祯15年,1642年。)考中举人,31岁(清顺治3年,1646年。)考中进士。中进士后即走入仕途,走向政坛。

  魏裔介算是个大器晚成之人,因为31岁才考入进士,之前正是壮年的他一直在读书、种田。不过当时是朝代更迭、社会动荡之时,魏裔介作为官宦之家的儒学士子,是有思想、有行为之人,他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与生俱来懂得关心民众疾苦,关心政治走向,关心社会安定与否,关心民族安危存亡之大事。

  比如他十八岁那年(崇祯六年,1633年。),明朝处于内忧外患之时,说内忧是:因晚明的衰败,整个国家都到了崩溃的前夜,四方起义不断,流寇伺机而起;说外患是:北方的蒙古军、清军司机南下,有推翻明王朝之势。魏裔介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单说内患:当年有流寇攻到柏乡城下,期间有大量的城外难民躲藏在柏乡城内。面对来敌,柏乡知县懦弱、胆怯,不敢固守抵抗,反想趁势弃城脱逃,这样城内几千百姓定会遭殃。早有预防的魏裔介,在观察知县动向的同时,已暗暗协众做好了固守城池的准备。

  果其不然在关键时刻,知县欲登马脱逃,见此,魏裔介毅然决然挺身而出,扣留了知县,当即断想了他的行为,并就时下情况与其说:“你如果现在脱逃不但会成为贼匪手中的‘猎物’保全不了自己,反而会因此让流寇乘机而入,殃及城内百姓。如果是这样,你将成为千古罪人。”该知县面对魏裔介强大的气场、攻势,终于放下了逃城的念头。

  经魏裔介奋力守城,英勇抵抗,最终流寇败路而走。柏乡县城得以安息,数千民众得以救命。经此事件,可以看出年仅十八岁的魏裔介既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又有心系家乡、热爱人民的担当,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同龄人无与相比。魏裔介二十五岁那年(1640)崇祯十三年,华北一带遇有几十年一遇的大旱,当年庄家颗粒无收,饥民流走他乡、饿殍遍野,魏裔介看到眼里急在心上,一时竟恨自己无能为力,不能保全民众、改变民众的生活,为此立志要努力读书,将来有所作为,以自己的能力来影响民众的生活。作诗立志,刻于墙壁,提示自己尽早步入仕途,实现济世之志,发挥自己的作用。

  魏裔介二十九岁那年(1644)顺治元年。大明朝因多年的腐朽而引起的内忧外患,致使国民生活在恐惧与饥饿之中,终于走向了崩溃。五月大清定鼎,大清下诏:催促前明举人赴京选士,魏裔介即在其列。当时魏裔介的心情矛盾重重:即怀念刚逝的晚明,同时又憎恨他的腐朽,眼睁睁地看着他的逝去,可自己无能为力;一边是自己有所盼望的新王朝的诞生,盼望他尽快来改变这个社会、改变民众生活面貌。但令自己纠结的是——这是个异族建立的王朝,不是受汉文化正统思想影响的大汉儒士们所希望的结果。魏裔介的思想走到了十字路口,是遵循旧秩序、旧思想、旧传统,辞而不就、远走山野、不问尘世?还是面对现实,抱着拯救民众于苦难之中,怀揣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进入新朝堂?由此展示自己的能力,将来用自己的自身能力来影响政局,改变社会?让普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此时魏裔介心情十分复杂,何去何从一时也拿不准。崔选的公文下得紧,魏裔介只好带着矛盾的心情至京赴试。不过在临试之前他先向礼部大臣上了一疏,意思是说自己可以会试一下,测一下自己的学业成绩,由于自己的身体近日不适即便选上了也不侍朝,待日后身体无恙后再从新会试。有识之士都知道:这实是魏裔介在观察清廷的举动,观察这个新朝是否得民心顺民意、是否适合自己、是否可在这个朝堂上能够施展儒学抱负。没想到的是礼部竟然答应了裔介的这个请求。会试毕,裔介即离开了京城,回到家乡继续耕读。

  魏裔介三十一岁(1646)顺治三年,又遇会试期,经过两三年的心态调整,魏裔介终于放下一切包袱,这期间对天下百姓过上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萦绕在他的心中。带着一心想为国、为民入仕的心愿,入京会试,以第十二名的成绩获取进士资格,即入翰林院,成为大清一仕子。

  视前朝历代皆败于官僚拉帮结派的恶果,初入朝堂的魏裔介为自己立下了规矩:不结党、不营私,一心侍朝。拒有意结盟者于门之外。并针对当时恶习及时上疏,发表自己的见解,纠正朝务,实现自己当初的信念。魏裔介施展抱负的时候到了。

  魏裔介三十三岁顺治五年(1648),魏裔介任工科给事中。根据当时的国民经济、社会环境等情况,国内有很多地方得到皇上的赈济,唯独京畿一带未得实惠,魏裔介疏言:“燕赵之地是汉高祖的关中,光武帝的河内,大清国奠基之初,燕赵百姓牵牛背粮,率先依附朝廷,现在天下初定,许多地方都受到朝廷的恩惠——免赋免税,而燕赵之地的百姓未能得到这样的恩典。朝廷应给燕赵之地百姓相应的典恤,应该派得力的官吏去负责这件事。”顺治帝阅此觉得这是事实,依魏裔介之意实施,燕赵之地的百姓得以宽免赋税,由此减轻了这一带百姓的负担。万民称颂。

  魏裔介三十四岁(1649)顺治六年,首提宽免《逃人法》。这是一个大胆的举动,因为所言要触及满族人的利益,魏裔介没有胆怯。就逃人法的起因及结果等弊端上疏朝廷。指出流民的起因就是跑马圈地,流民的后果就是国家动荡,不能让那些愚昧的满贵肆意作为,这样会造成民族与民族、百姓与官府离心离德,致使国家支离破碎。朝廷见到此疏颇有感触,从此最大限度的制止了逃人法与跑马圈地之势的蔓延。

  魏裔介三十九岁(1654)年,顺治十一年自春至夏整个华北大平原阴雨不断,直至洪灾,百姓因此流离失所,背井离乡。魏裔介见此急忙据情上疏皇上,言辞恳切,要求赈灾。顺治帝阅此,感同身受,即刻责令户部拨银二十四万两,责成有关大臣分头赈灾,把流落他乡的灾民随地安插,保障温饱。就这样由魏裔介提议这项具体赈灾之事顺利完成了,救活了数十万人。这还不算,魏裔介在催促皇上赈灾的同时,即责令柏乡县的家人,在县城内、外重要的沿街路口,搭上蓬席,架上大锅,以此设上粥场,供饥民食用,因此救活者达数千人之多。经历此事后华北一带的百姓对魏裔介有口皆碑。

  魏裔介四十四岁顺治十六年(1659),时任太子太保总宪大夫。春夏之交的一天,魏裔介到京城南郊视察署院。早有耳闻的百姓伺机聚于路旁,有数百人之多,抱头痛哭,魏裔介向前询问缘由。原来这南郊打磨厂一带的土地、房屋被户部官署无端圈占,并限期这些百姓迁移它地,这将造成成千上万人家无处安居。魏裔介知道缘由后先安慰了百姓,并将此情急速奏明皇上说:“京郊是国家的根本,黎民是保国的力量,倘若圈占了他们的土地与房屋,使其无法生存,势必聚众闹事,京城难得安宁,国家存亡难保。明智的顺治帝阅奏,传旨归还这一带百姓的土地。打磨厂一带百姓的生活得以保障、恢复平静。

  顺治十八年(1661年),魏裔介四十六岁,仍任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使。正月初八,顺治帝病逝,康熙帝即位。顺治去世的当时既面临着顺治帝葬于何处的问题。包括魏裔介在内的大臣们就此事一直争论不休。勘察皇陵地寝这是一件大事,非有学问深醇、朝廷信任的大臣担当此任才行。魏裔介不但精通儒术,对于阴阳八卦、历法、风水等也颇为精通。为此为先帝勘察陵寝的重任很自然地落在了魏裔介身上。可巧的是先前魏常伴随顺治帝游猎于当时直隶京畿的蓟州、遵化一带,这里山势奇而不险,植被茂密,小溪遍布,虫兽等生灵众多,自然风光十分优美。当年顺治帝曾与魏裔介无意中说过,“此盛地将来可作朕之寿宫”。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如今为其勘察陵寝的人正是顺治帝先前的知己、恩师魏裔介。魏裔介就据上述情况向诸臣们晓之以理说明了当初顺治帝的想法,通过此,说服了诸臣,确定了皇陵的地设。魏裔介带领钦天监汤若望等诸臣数次前往燕山处蓟州、遵化一带“匹马往来于马阑峪,狼儿窝,龙涧峪等处”。相视、察算地形,来回折返几次一直到次年(1662年)的九月,顺治帝的陵寝终定。设在蓟州内燕山山脉处的凤台山上。这就是现在的清东陵。

  魏裔介四十六岁顺治十八年(1661),当时顺治帝已逝,大清国库吃紧,有辅政大臣提出向民间加派地亩钱粮五百万两的想法,魏裔介及时制止,并说:“今天下初定,民之疮痍呻吟未息,犹如初飞之鸟不要拔其羽,初植之树不可摇其根。近闻各地之民,虽然有的地方能勉完此项摊派,而民间依然人穷粮贱(指粮少),倘此如剜肉医疮,其苦难之状有难以用笔舌来形容者。若如此加派稍遇凶荒,百姓必流离死亡。”据他审视后建议:应合计一下国库之需,如果足用,加派应立即停止,此所谓为百姓,既为国家,培根本而长治久安之要也。清廷再从其言,停止加派,民心大悦。

  康熙二年(1663年)农历五月魏裔介任太子太保、由都察院左都御使改任吏部尚书。

  康熙三年(1664年)农历十一月,魏裔介升为内秘书院大学士(既内阁大学士,后改称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入清廷政治核心。

  康熙五年(1666年),魏裔介五十一岁。这一年的八月,魏裔介推脱掉公务,请假回柏乡老家。这次回家是他考虑已久的决定,知道家乡的文化圣地——文庙,主题大殿墙体剥落,屋梁朽腐,内设的孔子、孟子、朱熹等历代儒家圣人的塑像已经风蚀,随时有坍塌、倒落的危险。再者该文庙地域狭小、殿宇简陋、设施单调。已不适宜大量的文人墨客前来参访。文庙是儒家文化的象征,是文人的精神家园,是后生学习、参膜、进步的圣地。这么重要的一个地方决不能让他暗淡了。魏裔介之行就是针对文庙扩大其规模、增其设施、重建殿宇、除已设的孔子、孟子、朱熹塑像之外再增加一些历代儒家圣人的塑像,供四方文士、青年幼童,前来参拜、学习。

  到柏乡老家后,魏裔介首先围绕坐落于县城东街的文庙旧址来回寻看、策划,在不离开原址的基础上建筑规模扩大至8亩地,还把文庙的附属地泮池的规模也扩大了,安放圣人塑像的大殿扩大至一亩。大殿用砖木结构,殿顶采用歇山重檐式建筑风格,屋顶主题为灰瓦,四角均用琉璃瓦配饰。外观庞大、气势恢宏;殿梁驼架采用北方国槐、柏木建材,椽梁上刻有魏裔介的名字及修建时间;殿内除去以上三位圣人像之外还增设了程颐、陆九渊、王守仁、孙奇逢等圣人神像。魏裔介还在文庙门楣上书有一副对联:

  魏裔介重修文庙旨在引领一方崇德尚学、延续文脉之精神。一切修缮完毕后魏裔介才算了却了一桩心事,于次年的正月欣慰地离开柏乡返朝理政。

  康熙六年(1667年),魏裔介五十二岁。随着时间的推移,四辅臣已辅政五六年之久,其中鳌拜生性狂躁,处事越发“势焰日炽”,臣僚之间论事,时常争执,魏裔介为了朝局的稳定,常常处于纷争之间“调和异同,解决纷争”,定下的都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决策。但是魏裔介察觉到鳌拜的行为日渐异常,有颠覆朝廷的举动,这样势必造成举国震荡,百姓必将再次陷入水火之中。在这“生死攸关”之时,魏裔介提前向年幼的康熙帝敲响了警钟,提示康熙帝早有预防,免得在“节外生枝”之时显得束手无策(原话:裔介所荐举事,圣上皆不告知与人)。年少的康熙帝是一位非常聪明、理性之人。最终用智慧铲除了鳌拜及其余党。这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日康熙帝亲政,朝政走向清明。颁赦诏施恩于天下,其中因魏裔介有功,封赠其曾祖父魏大成、祖父魏纯粹、父亲魏柏祥俱为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内秘书院大学士加一级;曾祖母冯氏、赵氏,祖母张氏、程氏,母亲张氏,俱赠一品夫人。

  康熙八年(1669年),魏裔介五十四岁。夏日的一天,在康熙帝的一次约见中,当时康熙帝集众臣之意向魏裔介问道“直隶各府、州、县尽用满洲官员理政如何?”听言魏裔介甚是着急,知道又是些碌碌无为的溜须拍马者进的谗言,此举看似与圣上亲近,实是在扰乱朝纲,皇上可能并没有觉察到其中的利害关系。魏裔介稳了稳情绪,并没有直接否定康熙之言,而是稍稍转弯道:“何为不可?但,各府、州、县向来汉官居多,通用汉字、汉文。皆用满臣文书不便于翻译,如用,须用满汉文字皆通的满族官。”康熙帝听此,想到:哪来这么多满汉之文皆通的满族官员?此事在魏裔介的巧妙劝说下终作罢。也为此平息了一场民族矛盾。

  康熙十年(1671年3月8日)魏裔介以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兼礼部尚书身份,告病还乡。这年他五十六岁。

  康熙十七年(1678),魏裔介六十三岁,此时已告病还乡八年了,这年秋天隆平县遭遇大水,百姓死伤无数,流离失所,见此魏裔介亲自到隆平视察灾情,用实物慰藉灾民,在问及隆平知县时才知道知县为了自己的仕途,不肯向朝廷报灾。裔介气愤难忍,当即抛开知县,亲自拟疏,把隆平县遭遇的洪灾据实报于朝廷,康熙帝览疏顿生怜悯之情,遂下旨放款赈济,并免该县的赋税十分之三,得到慰藉的隆平百姓欢呼不已。

  魏裔介在三十八岁,顺治十年(1653),任工科给事中时,就向顺治帝提出八款治国纲要,分别是:崇节俭(号召天下崇尚简约,凡事不可浪费)、勤圣学(朝野上下人人都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儒学,向圣人看齐)、度兵势(加强军队建设,了解军事亟需)、省刑狱(刑法制定要完善、要宽严相济)、减赋税(对农民税收不可太重,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正风俗(礼仪要规范、要遵守,注重长幼尊卑,注重孝行)、课农桑(加强农业生产,有序引导农民生产生活)、恤民力(注重休养生息,不摊派、不加赋,还解民困)。顺治帝对这八项治国基本条款甚是重视,常常作为施政纲要宣于朝堂之上,传于各府、州、县。到了康熙朝,康熙帝依然重视这八项条款,整个朝的时代都按其执行,或在此基础上完善、发展。可见魏裔介治国理政的前瞻性。毫不吝啬地说他的执政理念成就了康乾盛世。

  魏裔介始终都抱着兼济天下的信念,这是他的初衷。康熙五年(1666年),魏裔介五十一岁时,回家修缮孔庙的同时,也把他的府院重新修缮了一遍,重要的是他建了一座藏书楼,更重要的是他为该设施题名“兼济棠”。魏裔介的一生是这样说(兼济天下)的,也是这样做的,不虚此名。当时就把他的著作辑印成书,同样取名《兼济堂文集》,时刻自警——为天下苍生谋福。

  综上所述:魏裔介自顺治时期入朝,一直受到顺治帝的倚重,史载“言听计从”。到了康熙朝,康熙帝对其宠信程度有过之而不及,表现在擢升他为保和殿大学士。殿阁大学士是个位高权重的职衔,在明清两朝谁若能够走到此处,那就是走到人生至高点了。再就是他告老还乡后,几乎每年康熙帝都与他书信往来,互致问候,谈论学问,互赠书籍。

  再就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人生中的第二次南巡。这次康熙帝要南巡陕西,特意路过柏乡县,在已故达十七年之久的魏裔介府住了一宿。还健在的魏裔介夫人王氏率领魏氏子众接待了康熙帝。当时康熙帝带着无限的哀思、怀念之情向王夫人询问道“当年魏夫子赋闲在家都主要做些什们呢?”王夫人恭敬而答:“除了读书学习、著书立说之外,就是督促这些子侄读书上进,以备将来国家选用。”康熙帝听了不断点头,并随口而说:“经过夫子教导的这些魏氏子弟都是朕皇封的秀才,日后必有大用者。”皇上金口玉言,魏氏子弟不用科考就成了皇封的秀才,无限荣光。从此魏裔介曾经居住的柏乡县城内这道街,就叫做“秀才营街”了。再说康熙帝不住馆驿,特住魏府。显然是对这位已故贤臣的追思,以这种方式来表达一位皇帝对这样一位贤臣无限的怀念。用当时记录原话中的一句是“圣祖幸陕,驻跸太傅(魏裔介职衔:太子太傅)第。”

  时间到了雍正时期。雍正朝在用典施政上依然有当年魏裔介推行典制的影子,因此雍正帝对魏裔介依然推崇有加。雍正帝为了彰显自己的治国策略,也为了笼络人心、不忘本初,他于雍正八年(1730)在紫禁城外面,选了一块风水宝地,建了一座意在供奉自大清开国以来,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王公大臣的祭祀场所——贤良祠,魏裔介理所当然的被雍正帝请入祠中。有清一代贤良祠中共供奉了99位优越者,魏裔介就是其中之一。

  时间到了乾隆时代。乾隆帝同样是位开明君主,他像他的先祖一样受到了魏裔介治国理政遗风的影响,依然对魏裔介推崇有加,表现在——在他登基(1736年)之初(距魏裔介过世整整50年),就亲笔为魏裔介撰写了一款碑文,读读碑文就可窥见出乾隆帝对已故前贤魏裔介的重视、爱惜程度了。全文如下:

  朕惟国家立纲陈纪,必有端亮之臣赞襄辅弼,懋佐鸿猷,用克勋著岩廊,名标史牒,褒崇优渥,典礼攸宜。尔魏裔介天姿耿直,学问深醇,初拔帜于词垣,旋腾声于给谏,谠言频上,皆关国计民生;正论时陈,要在褒忠劝学,擢君宪长,益励风裁,遂登鼎鼐之司,允称盐梅之任。年未耆而引退,清范常垂;学至耄而弥纯,嘉言丕著。既酬庸于祀典,更追锡以隆名,表厥生平,谥为文毅。于戏!謇谔良臣端属熙朝之梁栋;老成硕辅,卓为庶尹之仪型,膺兹宠渥,不亦休欤。

  有清代的大学士李霨赞扬魏裔介的贡献时说‘魏公出则为国家之硕辅,处则为作述之大儒,业藏名山而功垂竹帛,可谓今古之伟人矣’;清代的大学者吴梅村评价魏裔介说‘魏公秉鸿骏魁杰之才,理学、文章、政事, 三者殆兼而有之。’这句话对魏裔介评价是非常高的,因为在古代擅长其中之一者就非常了不起,三项都擅长者更是凤毛麟角,魏裔介做到了。还有史家引用孟夫子的话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魏裔介虽说不是王者,但,‘作为名世者’,是当之无愧的。”大学者、民国总统徐世昌在《大清畿辅先哲傅》中评价其:“国初名相,无出其右者”。

  由上述可以看出魏裔介对当朝的贡献是卓越的,这同样是对历史的贡献。先后四代皇帝对其用不同的方式加以肯定、推崇,这可能就是对魏裔介人生最完美的解答,也是对“清初名相,无出其右者”最完美的解释。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河北2021最新富豪排行榜10人身价超百亿8人来自钢铁业

下一篇:她比朱婷更早留洋土超!1991年联赛夺冠 03年放弃优越生活回国执教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