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一周观展指南|“告别展”里的赵孟頫泰特馆里的罗塞蒂

2023-04-17 20:15分类: 河北名人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常设通史展换展更新。此轮更新是上博(人民广场馆)开馆以来持续二十余年的书画常设“告别展”,此后书画通史常设展将移师上海博物馆东馆,绘画部分首次展出作品包括南宋《莲社图卷》、元代赵孟頫的《兰竹石图卷》等。

  在浙江,呈现不少南宋画作与黄宾虹山水精品的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宋韵今辉”艺术特展今天进入最后一天。杭州博物馆则有“盛宴:18至20世纪西方银器展”等。在黑龙江,受到关注的有“方寸乾坤——纪念毕维克诞辰270周年英国木口木刻展”。

  在伦敦,展览“罗塞蒂一家”在英国泰特不列颠美术馆对外展出,聚焦19世纪英国著名的罗塞蒂一家。

  展期:2023年4月15日—10月8日此轮更新是上博(人民广场馆)开馆以来持续二十余年的书画常设“告别展”,此后书画通史常设展将移师上海博物馆东馆。此次“告别展”有多件首次亮相或久未露面的馆藏书画精品。中国历代书法馆中,重点展品有北宋苏轼《行书答谢民师论文帖卷》、北宋米芾《参政帖页》等,绘画部分首次展出作品包括南宋《莲社图卷》、元代赵孟頫的《兰竹石图卷》等。

  展期:2023年1月17日—5月7日(日场延时、每周三、六、日开放夜场)此次展览是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大展第二个展览,共展出52件油画作品,涵盖了波提切利、拉斐尔、提香、戈塞特、卡拉瓦乔、伦勃朗、克劳德、康斯特布尔、塞尚、马奈、莫奈以及梵高等艺术巨匠。该展是一个浓缩了英国国家美术馆藏精华的展览,可以一窥横跨400余年的欧洲美术史缩影。

  展期:2023年3月25日—6月18日展览精选83件(组)明代书法和绘画作品,囊括了浙派、吴门画派到松江画派及同时代大家的书法、绘画及信札等珍贵文物,涉及到的创作者近60位。

  展期:4月8日—4月30日展览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代际、不同创作媒介与观念,以及在龟兹当代艺术创作领域中的知名艺术家120幅作品,涉及水墨、油画、综合材料绘画、纤维艺术、雕塑、实验艺术、装置等各个领域。

  展期:3月31日-5月28日展览共展出文物文献95件(组),包括上历博的馆藏一级文物、任伯年的精品力作《观剑图》,吴友如《豫园宴乐图》、朱偁《花鸟四条屏》、黄宾虹《幽谷清话图》、吴昌硕《设色牡丹图》、任伯年《三羊开泰图》等。

  展期:2023年3月17日—5月14日展览于久事美术馆和久事艺术沙龙两馆举行,以童寯一生中两次重要的经历为引导,通过“西行画录”“东南园墅”两大主题,分别向观众展示童寯壮游欧洲时期的写生画作和其作为职业建筑师时期进行中国园林研究的相关资料,带领观众一同解读童寯与建筑、艺术与园林的秘密。

  展期:3月11日-5月14日展出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张大壮、来楚生、江寒汀三位书画大家的绘画及书法、篆刻作品九十余件,呈现三人在花鸟画创作领域的艺术造诣与贡献。其中张大壮《写生蔬果册》为首次展出,行笔如烟花流云,纯粹天性为之,笔到意到,观之让人自在。

  展期:4月29日—9月24日展览将溯源此前未曾被充分讨论过的超现实主义与东方文化的关系,藉由胡安·米罗、安德烈·马松、赵无极等诸多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画家的作品,着重展现这一艺术流派的抽象特性,另辟维度审视超现实主义,引领观众步入一趟追寻20世纪人类思想文明轨迹的精神之旅。展览为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

  展期:4月22日—7月23日雷蒙·德巴东是当今法国乃至世界范围最负盛名的摄影师和电影导演之一。此次展览是其首个中国个展,将呈现德巴东上百件摄影作品和一部主题电影。这些作品以当地居民的视角描绘了法国乡村景观,同时探讨了当代乡村生活相关的普遍问题。例如农场在日益工业化的农村中如何继续生存,以及城市化对乡村的冲击。

  展期:2023年3月14日—6月4日展览以三峡地区出土的一批典型巴文明器物为基础,向观众展示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巴人往事及特色文化,探源中华文明的多元之迹。展出的132件/套文物包括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中的战国青铜器“錞于王”和鸟形尊等。虎钮錞于因其在国内同类器中体型最大,因而享有“錞于王”的美誉。另一件鸟形尊则以其精美的铸造和工艺著称。

  展期:2023年3月3日—5月3日长沙马王堆汉墓于1972-1974年发掘,是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要发现。三座墓葬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余件,包括漆木器、彩绘陶器、铜器、帛书帛画文物及部分复制品。该展览是马王堆文物首次来到上海展出。

  展期:2023年3月17日-6月16日展览汇集了小嶋悠司、岩仓寿、浅野均、马强、苗彤、翟建群等25位日中艺术家的岩彩艺术绘画作品,展示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岩彩绘画”的传承和探索。

  展期:3月28日—5月18日本次上海三山会馆管理处与上海市收藏协会共同主办,以“镜与鉴”为主题,展出近百枚不同时期、风格独特的铜镜,呈现历代铜镜的制作工艺、特色及纹饰演化,还能在“镜之铭语”、“以镜话廉”两大版块中了解“以人为镜”、“前车之鉴”、“明鉴高悬”等成语故事及历史典故。

  展期:3月31日-5月7日展览从艺术工作的角度进入松江城市肌理深处的文人传统,在土地、建筑、文化的关系中,思考都市更新状况下的城乡发展。

  展期:3月31日-5月28日在为期两个月的艺术节内将呈现多场展览活动,其中,重磅展览包括多元视像数字艺术展《VISIONS COME TRUE远景成真》,呈现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里克力·提拉瓦尼、林科等8位(组)国内外跨学科艺术家,透过跨材质、跨学科、跨领域的先锋表达,揭示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相互映射;而丹尼尔·阿尔轩与Pokémon的中国首展则是另一场热门艺术话题。此外,艺术节还将包括宠物相关的数字藏品公益展。

  展期:2023年3月30日-9月19日此次展览主题“楼上的城市”,呈现了31位来自海内外的不同年龄层的艺术家的35件作品,涵盖了绘画、装置、影像、雕塑、摄影等各种媒介。展览着力于人与城市、建筑与城市、城市与超城市、城市及其命运等议题的探讨。

  展期:2023年3月31日至5月21日展览由纽约设计工作室2x4设计,分为14个由各研究中心策划的区域。利用视频演示、科学文本及视觉材料,每个区域探讨一个具体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过程。

  展期:2023年3月8日-5月21日展览从世博会这一独特的文化视角解读女性的世界痕迹,通过展出相关物件和文献等70余件馆藏精品,重述全球历史记忆中的那个“她”,同时也希望能给观众带来关于女性文化、女性发展及未来愿景等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思考。

  展期:2022年12月30日—2023年5月21日此为开馆展第一季,展出来自中国、美国、丹麦、巴西、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在内的85名(组)艺术家、88件作品。这些艺术家中最年长的生于1921年,最年轻的生于1988年,国际当代艺术最具时代性和代表性的一批艺术家几乎均在列,展览作品具有强烈代表性和辨识度。

  展期:2023年3月15日—6月15日展览选取了来自巴基斯坦和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共203件(套),这些文物多为考古发掘出土,时代自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0世纪。展览展品以早期佛菩萨造像、佛塔建筑构件等犍陀罗石雕品为主,也有部分金银器物和首饰,充分展示了犍陀罗艺术的风格多样性。

  展期:3月28日起153年金海陵王迁都燕京,称中都,这标志着北京第一次成为王朝的首都,是北京都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今年是北京建都870周年,展览“辉煌中轴”在首都博物馆对外呈现,回溯都城轴线件(组)文物,通过三个单元回溯北京中轴线的历史与传承,阐述中轴线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审美、人居环境等观念。

  展期:2023年3月24日—5月14日展览展出自元代以来的中国古代书画48件套,聚集了赵孟頫、周臣、文徵明、祝允明、唐寅、仇英、戴进、陈淳、陈洪绶、石涛等多位名家之作。以中国古代文人观物与识心的视角为线索,通过林泉之心、雅游适意、壶中天地、诗画映景四个板块,讲述了园林所承载的中国士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家园。

  展期:专题展览,长期展览通过源远流长、瓷艺匠心、瓷韵风华、瓷行天下四个部分,把中国古代瓷器的形成与发展、制瓷技术的进步、装饰风格的演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互动以及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变迁与审美意象等融为一体,系统展示中国古代瓷器在胎釉、造型、纹饰、工艺等方面的演变历程。

  展期:4月7日开始展览以勃鲁盖尔家族的作品为中心,围绕16至17世纪尼德兰画派展开。展出的88幅作品涵盖老彼得·勃鲁盖尔、小彼得·勃鲁盖尔、扬·勃鲁盖尔等艺术家作品,呈现出十六、十七世纪村庄、农人和静物花卉图景。

  展期:4月此次特展将向观众展示不同时期作为文化信使的多种多样的中国外销瓷共计300余件(组),展览分为七个单元,对应中国古代外销瓷的七个发展阶段,加之沉船出水外销瓷专题展柜,每一单元挑选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外销瓷,力图完整勾勒出长达一千多年的外销瓷发展历程。

  展期:3月29日-7月1日本次展览邀请16位国外当代艺术家,用超现实的当代艺术装置表现“瞬息”之间的美感,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引发观众对生活和世界的遐思。当观众沉浸于艺术家们用作品描绘的14个“瞬间”,这些故事将在观者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全新的故事、或一种新的感受。

  展期:2023年1月14日起殷商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是上世纪初中国学术的“四大发现”。展览汇集了分藏于各处的四大文献,展出面积近3000平米,集中了甲骨、简牍、敦煌遗书、明清档案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共249种,382件。通过对史料的解读,与历史对话,溯源中国历史,探索中华文脉。

  展期:2023年1月20日—7月23日“道释人物画”指的是描绘道教、佛教人物的画像,艺术风格浓烈、画面内容丰富,是宗教美术中的集大成者。此次展览甄选馆藏明、清两代道释人物画像逾100件,探索这些作品所体现的高超绘画技艺和美好精神寄托。

  展期:2023年3月18日—6月11日展览通过横跨艺术家30余年职业生涯各阶段,涵盖绘画、装置、行为与摄影等90余件代表作品,辅以大量纸本文献,全景式展现耿建翌藉由一系列实验性创作对打破艺术边界的持续探索,以及对各类既有艺术形式毫不妥协的挑战。同名展览此前曾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

  展期:4月12日—5月30日“木口木刻”(Wood Engraving)起源于18世纪初的英国,是一种在木块横截面上进行雕刻的版画技术。由于这个截面的质地细密均匀,可以刻制出更加精细的线条和明暗层次变化,作品具有更强烈的表现力。英国艺术家托马斯·毕维克(Thomas Bewick,1753-1828)是将木口木刻发展为独立艺术形式的重要人物,此次展览展出约350件展品,包括以丢勒作品为代表的欧洲早期木刻、毕维克木口木刻插图等。

  展期:3月18日—7月16日展览以“盛宴”为主题,分为“欧洲皇室与贵族银器”“银器与新兴资产阶级”“银器与社会身份”“银器中的艺术史”与“‘蜡烛树’与欧洲烛台文化”五个单元。通过18至20世纪西方银器80套/件,以“场景再现”贯穿展览主线,通过不同语境下“人”与“银器”的“互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工业革命前后,西方社会阶层、社会生活、性别身份与艺术思潮的嬗变。展览在“中西互鉴”的视角下,强调物质生活中的“跨时空”与“跨地域”的对比,帮助公众更为全面、生动地了解“银器”这一文化载体及其背后蕴藉的中西文明异同。

  展期:4月更新此次调整以2022年杭博原创展“「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为基础,是将原创展的专题研究与展示成果进行二次转换,同时结合馆藏资源特点对宋代展厅进行了展品补充与展示内容优化。

  调整后的北宋部分以馆藏丰富的陶瓷藏品为基础,展示宋代各地窑口瓷器,再现北宋时期杭州作为水陆交通枢纽的繁荣景象;新增灵峰寺石塔重点文物展示,辅以其他佛教出土实物,补充宋代佛教在杭州的发展。南宋部分则以城市考古发现为基础,围绕“南宫”与“北市”的城市布局,划分展示区块,以官窑陈设仿古礼器对应“南内”、德寿宫出土太湖石对应“北内”,增设数字沙盘媒体装置·南宋临安城展项、石质水管与消防水缸,结合“文人生活”“女性生活”两个专题,勾连出城中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与城居生活的联系。

  展期:4月4日 - 5月6日本次展览共呈现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所藏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家库淑兰(1920-2004)的57件作品,分三个单元探索其作品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库淑兰的作品构图繁复,人物形象饱满、色彩鲜丽,具有强烈的民俗风情。1996年她成为首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中国女性。

  展期:2023年3月25日—6月25日展览围绕敦煌壁画、敦煌石窟艺术(275复原窟)、敦煌学与文献三个方面展开。张大千、常书鸿、谢稚柳、卢是、段文杰、史苇湘、欧阳琳、常沙娜等艺术家群体的敦煌艺术临摹研究与对比展示。让更多观众以绘画展的观展方式,深度饱览千年历史文化宝库超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艺术名迹。

  展期:2023年3月1日—5月21日展览代表了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日本收藏中的精华——从精彩绝伦的木版画到优雅的野餐 组件等几十件艺术作品和工艺品,时间跨度从17世纪早期至今。

  展期:2023年3月8日-6月11日此次展览从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是什么、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是如何诞生的、服饰八大件组成、服饰特点、它与其他水乡妇女服饰的区别六个方面来系统呈现了关于甪直水乡妇女服饰的发展,以此唤起观众的乡土记忆。

  展期:2023年4月12日起展览遴选清代蒋廷锡、杨沂孙及民国篆刻大家赵古泥的代表性作品42件(套),涵盖书画、印章、古籍等门类,共同雅集于故园,以期让公众感悟历史人文情怀,对书画印艺术有更多的审视和思考。

  展期:3月27日-6月30日设计师隈研吾迄今为止最大规模体验展览《五感的建筑——隈研吾建筑设计展》于2023年3月开启全国巡展之旅,将相继前往成都、上海等城市。展览结合成都宽窄巷子独特的建筑环境与隈研吾先生提出的“五感的建筑”这一建筑设计理念,让观众进入到“建筑”内部,探索建筑与城市。成都站的展览中,选用了环保、可拆卸的“纸砖”作为主基调,与老院子中的木架青瓦一起,延续巷子自然古朴的气质,为川西故事谱写现代设计的创新篇章。

  展期:4月1日起山西博物院基本陈列全面开放,“晋魂”基本陈列经过提升,将以3431件组精美文物面向公众,其中1238件组文物首次亮相。内容上吸纳了近几年的最新考古发现成果和学术研究成果,增加兴县碧村遗址、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绛县西吴壁遗址等出土的代表性器物,子犯鬲、邓峪石塔、荒帷等重量级文物也将出现在陈展中。

  展期:4月4日—8月20日展览集结了陕西和河南地区9家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共153件(组),以“无字碑”为引,采用第一人称视角,由武则天自述自己的一生,回首她成为一代女皇的点滴,带领观众感受一位女性政治家的跌宕人生,以及她的滔天智慧和治国之学。

  展期:2023年3月21日—6月18日展览荟萃天津博物馆与河南博物院所藏珍贵古代音乐文物及相关展品近200件,以时间为序,描绘出中国古代音乐几千年来起承转合的辉煌图景。

  展期:4月6日—6月6日展览以吴昌硕为重心,展出吉林省博物院藏写意画精品力作40件,汇集其师长、友人、弟子等诸位名家,其中有:任伯年、齐白石、王一亭、赵云壑、陈师曾、陈半丁、王梦白、王个簃、潘天寿,再现了吴昌硕大气磅礴的艺术造诣与浑厚雄强的写意之风,也体现出他们之间的交集与往来。

  展期:2023年3月21日—5月7日展览由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办及福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九省(区)文物局联合主办,将展出16家文博单位的300余件文物,为观众再现那段车水马龙、茶传万里的贸易之路。

  展期:2023年2月24日—6月11日展览汇集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咸阳博物院、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法门寺博物馆、乾陵博物馆、西安市长安博物馆等多家单位的120组陕西古代文物精品。展品包括商代青铜雷纹鼎、西周镂空青铜豆、“仲枏(nán)父”青铜簋、西汉金饼、唐代秘色瓷等。

  展期:2023年2月17日-5月14日展览分别以线的空间、物的空间与抽象人物的空间,呈现50余件张恩利近年来的绘画作品,以及针对和美术馆建筑特定场域所创作的装置作品。

  展期:2023年3月17日-6月5日中央美术学院国际版画研究院成立以来,广泛联系国际版画界特别是国际艺术教育中的版画力量,共同探讨当代版画的发展与全球版画学术交流,尤其是形成国际学院版画联盟,在版画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创作研究和社会传播上开展广泛的交流。此次展览汇集来自全球著名美术学府和著名版画家的作品,参展艺术家包括艾丽西亚·坎迪亚尼,安德烈·莱拉里奥,曹丹,陈琦,苏新平,隋丞,杨锋,杨宏伟等人,他们通过版画艺术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

  展期:3月3日 - 6月28日胡安·米罗(Joan Miró,1893-1983)是西班牙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与毕加索、达利齐名。就主题与作品内涵而言,他一直致力于将艺术与生活相联系,通过艺术演绎日常物品并传达它们内在的诗情画意。本次展览共陈列94件作品与资料,涵盖绘画、雕塑、素描、纺织品、石版画、海报、照片、影片等,探索米罗如何凭着独特的洞察力,发掘日常生活与平凡物品的诗意特质。重要展品包括「绘画」系列、《月光下的女人》、《诗歌(三)》等画作及「女人和鸟」系列雕塑等。

  展期:2023年2月22日—9月25日展览展出220件精美古代中国金器,呈现黄金制品在中国过去三千多年历史中的艺术和技术成就,探讨金器在古代政治活动、文化生活以及跨区域互动交流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展出珍品包括匈奴贵族所使用的金冠,吐蕃贵族所使用、带中原纹饰的幡饰,以及唐代公主所佩戴、工艺上借鉴中西亚饰物的嵌宝冠饰等。

  展期:2022年11月12日—2023年5月14日该展览是草间在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举行的最大回顾展,展出逾200件展品,涵盖绘画、素描、雕塑、装置及档案资料等各种媒材。是次回顾展按时序及主题出发,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尾声创作的绘画至其最近期的沉浸式作品,围绕“无限”“积累”“全面连结”“生物宇宙”“死亡”和“生命的力量”六个主题,全面地呈现草间艺术生涯的各个发展阶段。

  展期:3月30日 - 6月25日台北故宫自2020年起推出“国宝聚焦”专题展,每次选展一件(组)国宝级书画,定期更换展品。本次展览将展出元代书画家赵孟頫(1254-1322)的《行书赤壁二赋册》,通过对赵孟頫其人、其言、其艺的整理与介绍,勾勒并传达赵孟頫对苏轼的敬仰之情。

  展期:3月30日-6月25日展览共选取从五代南唐至清代的二十余件书画作品,涵盖人物、花鸟、山水等题材,其中,传为宋代法常的《写生》卷、元代倪瓒的《枫落吴江图》、王蒙的《秋山草堂图》轴等传世书画也将对外展出。

  展期:3月25日-7月2日新一期“笔墨见真章”展出北魏鲁郡太守张猛龙碑碑阳、唐怀仁《集圣教序》、元赵孟頫《书禊帖源流》、明董其昌 《临十七帖》、明文徵明行书《鹤林玉露》等总计十四件(组)作品。

  展期:2023年3月11日—7月16日此次展览包括“梵蒂冈宗座图书馆珍藏”与“明清宫廷藏书”两个部分,首次同时展陈西方与华夏历史文化脉络中的珍稀古籍,希望观众能从总体上把握15至19世纪东西文明进展与书籍文化特色,同时比较罗马教廷与中国皇家藏书文化之异同。

  展期:2023年2月4日—5月7日除展出翠玉白菜、肉形石等备受喜爱的人气文物,兼展出以“罗汉”为主题的馆藏文物十余件,如宋《刘松年画罗汉》、元《元人应真像》、清早期的《竹雕伏虎罗汉》等,呈现不同时期罗汉像的历史变迁。

  展期:3月28日-6月25日巨幅名作”是台北故宫博物院不定期举办的专题展览,每次选取数件馆藏大尺幅书画名品进行展示。本期展品一共5件,包括明陆治《久安大吉图》、清刘九德《画狻猊》、郎世宁《画十骏犬霜花鹞》、陈兆凤《博古花草》,以及一件唐代写本《大般涅槃经卷第卌一》。展期从3月28日持续至6月25日。

  时间:4月6日—9月24日展览聚焦19世纪英国著名的罗塞蒂一家,包括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及妻子伊丽莎白·西达尔,以及加布里埃尔的妹妹克里斯蒂娜,探索他们对英国文化与艺术的影响。

  展期:3月31日—9月10日这是英国自1950年以后首次为法国画家贝尔特·莫里索(Berthe Morisot)举办大型特展,通过借自全球各个收藏机构的40幅莫里索画作以及约20幅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展现印象派先驱莫里索的艺术影响力及灵感来源,探讨其作品与18世纪欧洲艺术文化风潮的密切联系。

  展期:3月25日—8月13日展览呈现1886年至1914年欧洲知名艺术家的逾100件绘画和雕塑,从塞尚、梵高和高更的艺术风格与成就出发,前往巴黎、柏林、布鲁塞尔、维也纳、巴塞罗那等欧洲各大城市,探索三位印象派画家对同时代及年轻一代艺术家产生的影响。

  展期:2023年3月29日—10月15日展览探索了几个世纪以来我们对四足朋友的热爱。通过精心挑选的绘画、雕塑、素描、艺术品甚至动物标本,展览突出了人类与其犬类伙伴之间的独特联系。

  展期:2023年2月11日—6月11日展览共展出约130件展品,其中50件作品首次亮相英国。此次特展将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考察这位艺术家的杰出才华,以及他对艺术史上关键时期的文化艺术领域以及后世艺术家的影响。

  展期:2023年2月10日—6月4日维米尔是17世纪杰出的荷兰绘画大师,迄今为止归于他名下的画作只有34幅,此次展览将展出其中的28幅。其中包括伦敦国家美术馆的《坐在维金纳琴前的年轻女子》、巴黎卢浮宫的《蕾丝女工》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藏《倒牛奶的女仆》《小街》《情书》以及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藏维米尔最著名的作品《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展期:2023年2月10日—5月29日维米尔同时代有一位名叫雅各布斯·弗雷尔的画家(活跃于约1640-1660年)也是描绘宁静风格的好手,目前将大约50幅画作归于弗雷尔,但这位神秘的画家几乎没有多少个人信息留存于世。

  展期:2023年3月8日-6月4日展览通过柏林版画素描博物馆和借自其他机构的藏品,聚焦1400至1800年意大利艺术界女性人物的作品、故事及影响力,展示她们在社会上所扮演的活跃而多元化的角色。

  展期:2023年2月25日— 6月11日为了纪念莫奈《印象·日出》诞生150周年,德国巴贝里尼博物馆联合法国玛摩丹美术馆共同策划本次展览,共汇聚约130件展品,涵盖绘画、版画、雕塑、手稿和书籍等类别,探索“太阳”在欧洲艺术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展出作品包括鲁本斯《法厄同的陨落》、特纳《莫特莱克露台》、保罗·希涅克《日落的港口》等。

  展期:3月31日 - 9月10日本次展览聚焦超现实主义运动中的女性创作,展出来自50位女性艺术家的约150件作品。从1930年代至1970年代,女艺术家在超现实主义运动中展露头角。世界各地的女艺术家跨越行业、性别和地理的边界,在绘画、摄影、雕塑、影视和文学等领域发挥创意。本次展览将跳脱既有时间脉络,试图勾勒全球女性超现实主义运动图景,展现比利时、墨西哥、英国、美国、捷克和法国超现实主义运动的重心和发展,以及女性在其中的贡献。

  展期:3月1日 - 5月29日1930年,经历了创作低谷的马蒂斯放下画笔,暂别法国,前往大溪地寻找创意灵感。此后的十年对马蒂斯是承上启下的十年,在此期间,他回归现代主义风格,探索出了新的创作形式和方法,带来了全新的影响。在画家渐隐的十年里,艺术杂志《艺术纪实》(Cahiers d’art)仍然关注着马蒂斯,不断追踪他的创作和动态,评论既往作品,并将他与同时代艺术家康定斯基、蒙德里安、柯布西耶、米罗、杜尚等并置比较。

  本次展览重要展品包括数件鲜少在法国公开展出的代表作,如来自巴尔的摩美术馆的《斜躺裸女》、来自美国多家收藏机构的「罗马尼亚衬衫」系列。

  展期:2023年2月8日-6月12日此次展览是毕加索逝世五十周年系列纪念展之一,呈现史前艺术对毕加索的影响。

  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史前遗迹发掘的兴盛时期,他的许多作品——尤其是两次大战期间的作品——表现出史前文化的影响。展览将集中展出约40件包括雕塑、版画、油画、素描在内的毕加索作品,呈现其中的史前艺术印记。部分作品为独家展出。

  展期:2023年3月7日-8月27日展览由英国时装设计师保罗·史密斯担任艺术总监,将毕加索的作品和收藏与包括米卡琳·托马斯和谢里·桑巴等当代艺术家对话,让观众不仅反思毕加索的全球遗产,还涉及他对女性的描绘和对非洲艺术传统的借鉴。

  展期:2023年3月1日—6月12日展览从卢浮宫藏品中精心挑选出了73幅以“爱”为主题的画作,作品年代跨越16世纪至19世纪中期,重点展示了欧洲画家在绘画艺术中探索对“爱”的表现,以及对“爱”的理解。重点展品包括弗朗索瓦·布歇《丘比特的目标》、安托万·华托《宁芙与萨堤尔》、萨索费拉托《沉睡的婴儿耶稣》及弗朗索瓦·热拉尔《丘比特与普塞克》等。

  展期:2023年1月31日—4月23日由东京国立博物馆和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联合策划的展览将在两大博物馆分四大主题,呈现王羲之书法与“兰亭修禊”相关的书画、文房精品。展览重点聚焦于《兰亭序》后世传拓或临摹的各种重要版本。

  展期:4月3日起展览首次聚焦帕雷贾,通过委拉斯开兹、帕雷贾的作品与同时期手工艺品、档案并陈。探讨了被奴役的手工劳动者和多种族社会如何影响西班牙“黄金时代”的艺术和物质文化。

  展期:2023年3月26日—7月23日14世纪到16世纪,雪花石因其光泽和细节处理能力而备受推崇。 闪闪发光的石头被用于祭坛和小型雕塑,以及坟墓。 尽管现存作品丰富,但来自欧洲大陆的中世纪雪花石雕塑尚未被欧洲和北美的博物馆所重视。该展览旨在通过收集欧洲大陆现存的一些最非凡的雪花石作品来阐明这一重要但未被充分研究的话题,展示德国雕塑家里门施奈德及其同时代人的作品。

  展期:持续至8月12日展览首次聚焦该艺术家的纸上作品系列,包括乔治亚·欧姬芙四十多年来创作的120多件作品,揭开她的艺术生涯中少为人知的一面。

  展期:2023年3月26日—7月16日以全新的方式讲述了这位永无止境的发明家和多才多艺的日本艺术家,探讨了他生前及以后的影响。展出了北斋的100多幅木版画、绘画和插图书,以及他的老师、学生、竞争对手和崇拜者的大约200幅作品,并置展示了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影响力。

  展期:2023年2月9日-5月16日展览主题“天真与阅历”取自英国作家William Blake的版画诗集《天真与阅历之歌》,主要展出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英国乔治时代晚期及19世纪欧美艺术家的版画与素描作品,回顾当时艺术家记录和塑造视觉图像的新方法。

  展期:2022年12月12日—2023年10月29日展览以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美国纽约城为背景,对南北战争后的纽约现代艺术圈开展调查,通过约50件绘画、雕塑、纸上作品和装饰工艺品,揭露社会和经济变革时期的艺术家生活,展示19世纪晚期美国现代艺术的审美趋势和革新。

  展期:展至2023年7月3日展览分为“传统与技术”“符号与形式”两个单元,共展出馆藏的27件中国漆器,其中包括了宫廷珍品、文人用品、奢侈品、家具等等,清晰而丰富地向观众呈现了中国漆器独特的奢侈和美感。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加快建设创新型河北怎么做?最新方案来了

下一篇:唐山3人上了“河北好人”榜单!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