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重地话保定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保定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铁球、面酱、春不老这“三宗宝”,它还是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古往今来,这里名人志士辈出。古有壮士荆轲、数学家祖冲之,今有跳水冠军郭晶晶、著名作家铁凝
它有很多名胜:直隶总督署、清西陵、狼牙山、白洋淀、冉庄地道战遗址相信每个去过保定的人都能娓娓道来。
虽然保定离北京只有一百多公里,但是在京城生活了几十年的我还从未去过。为了“保定三宗宝”,今年春天第一次去了这座太行脚下的名城。
保定的交通拥堵状况似乎不输于北京,进入市区一路走走停停,将近中午才到保定市最热闹繁华的裕华中路。虽然“三宗宝”未觅得踪影,不过直隶总督署却赫然眼前。
保定直隶总督署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座最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是当时直隶省的最高军政机关。总督署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自清雍正八年(1730年)直隶总督驻此,直到清王朝灭亡后废止,历经182年,可谓是“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
直隶总督署大门外,清时曾建有辕门、照壁、旗杆、乐亭鼓亭、一对石狮、东西班房以及西辕门外专供每日报时及拜发奏折之用的炮台等附属建筑。如今这些建筑大多不存在了,但现存的格局以及造就的威严气氛,仍给人以森严神秘、望而生畏的感觉。
在这里曾经有66任共计59位直隶总督,其中包括为人熟知的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方观承等。民国年间是直系军阀曹锟的大本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是日伪和河北省政府所在地。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座古衙门历经沧桑,承载了各位总督的功过是非,也积淀了清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缩影:李鸿章在任内,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烟台条约》《中法会订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俄条约》《辛丑条约》,指挥了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1900年,英、法、德、意四国联军入侵保定,时任直隶总督李鸿章训令“以礼相待”,换来侵略军大肆烧杀抢掠,以英国少将盖司礼为首的侵略军将直隶署理总督廷雍等人五花大绑,在大堂跪审并斩杀,这是在保定直隶总督署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庭审”,留下了耻辱的一页。袁世凯督直十余年,靠编练新军起家,后成窃国大盗。1939年至1945年,日本侵占中国时,总督署成为日伪河北省政府驻地,又蒙受了一次民族耻辱。
不过,直隶总督署也有值得让人记住的一页。同治年间,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到处破败不堪,社会秩序混乱,曾国藩作为清王朝的重臣,上任后,首先整顿吏治,告诫各级官员要“视民事须如家事”,为民众“休养生息”创造条件。曾国藩任直隶总督虽只有一年多,但他对辖区内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时间穿越到21世纪的今天,世事变迁,桑田沧海。很有意味的是,这里有曾经被康熙皇帝赞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展室;同时总督署大门口挂着2013年8月由中央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和监察部驻文化部监察局竖立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的牌子,又成为今天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真不知那些大大小小的贪官们对封建社会的廉吏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