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时代记忆就藏在这些非遗文化里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北京建城历史长达3000余年,有着无比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的每一项非遗文化都积淀着岁月的痕迹,也饱含着老北京的时代记忆。
京剧、昆曲、太极拳等12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景泰蓝制作技艺等1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北京曲剧等303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北京非遗代表性项目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非遗文化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近年来,在中央有关文件和文旅部等相关部门的引导下,非遗得到空前重视,随着非遗文化搬上电视屏幕、融入文化生活,非遗逐渐与现代生活紧密连接。
非遗的让大众感受到传统文化流转千百年的魅力,也在发展中夯实了民族文化精神信仰。对青少年而言,“想看”“想学”的热情让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者看到了希望。
“北京非遗传承丛书”是一套适合青少年阅读的,讲述北京非遗项目,传承北京非遗技艺,引导读者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丛书。翻开这套书,孩子们可以领略原汁原味的“京味文化”和千年古都的非遗文化。
“北京非遗传承丛书”将学术性的非遗总结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非遗传统知识介绍,全书共分《传统技艺》《民俗》《民间文学》《曲艺》《传统戏剧》《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体育》8册,可以说把北京文化中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描绘的面面俱到,充分展现了北京人的聪明智慧。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读者了解、保护、传承北京非遗。
民俗体现了历代活态的礼仪,演绎出百科全书般的丰富内涵,传递和继承着民族的信仰与精神观念。
民间文学是民众生活中一种重要的口头文学传承、传播形式,北京作为口头艺术发源地之一,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宝库,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其中的故事、传说、谚语、民谣、童谣等,陪伴着一代代人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曲艺与市井生活有着不解之缘,明清时期各地人将本地的精品带入京师,与繁多的艺术种类融汇在一起,形成了多彩的北京曲艺文化,如古老的相声、评书、大鼓等,后来又普及至全国。
传统舞蹈是文化交流传播的硕果,委婉独韵的太平鼓、惊险刺激的高跷秧歌、强悍粗犷的武吵子等,使人感受到传统舞蹈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传统体育是北京生活中最活跃的浪花,体育文化彰显着北京无尽的智慧和力量,精彩纷呈。诞生于 4000 多年前的围棋、熏染了三国硝烟的象棋等,这些弥足珍贵的传统体育项目都拥有自己丰厚的历史文化。
传统技艺是人们用眼睛去观看、用手去触摸、用身心去感受的综合文化,一块砖,一块石碑,一条胡同,是今人与古人情感共鸣的载体,这种多元的感悟在某一个瞬间就完成了。
传统戏剧包括被称为国粹的京剧,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曲,老少喜闻乐见的北京皮影戏,等等,这些传统戏剧丰富了北京人的文化生活,也是人们研究北京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传统美术不但是绚丽的画卷,更体现了创作的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历代宫廷与市井美术在千年古都融合,与每一个生命息息相关,它是一种活态的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