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的北京11日游放到现在肯定要被投诉了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有读者点播智化寺,四月初去了一下,被人潮吓懵了,拍到一张照片是这样的——
想请来参加北京电影节的杨凡导演去来今雨轩吃个包子,结果发现已经成了需要抢号的网红店。
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尤其在听到连圆明园的票都卖光了的消息之后,我更加无法预测我喜欢的那些北京秘境,是否都如智化寺法源寺一般,成了人人人人人人的网红圣地。
但旅行其实是一件极其私人化的事情,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喜欢的旅行方式也不同。以我自己为例,我喜欢在事前做详细的规划,但真的到了目的地,却完全不按照计划的来,每天晚走早回,走不了几步路就开始吃吃喝喝,发呆躺平,有一位极其有旅行计划的朋友,和我同行一次,半路就撇下我独行,但我并不生气,反而感激她的当机立断,才使得我们的友谊长存,且彼此都玩的舒心。
不过北京又是一个例外,因为虽然最近还在三不五时刮着沙,我仍旧是喜欢北京的,并且会不遗余力地推广,每个人都应该来一次北京。
我总以为北平的地道精神不在东交民巷、东安市场、大学、电影院,这些在道北平精神上讲起来只能算左道,摩登,北平容纳而不受其化,任你有跳舞场,她仍保存茶馆;任你有球场,她仍保存鸟市;任你有百货公司,她仍保存庙会。
北京这地方,值得来玩,且宜早不宜迟,城市的变化实在太大,我自1988年第一次跟着母上来北京玩耍,到今天,已经有太多好玩的景点消失不见,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
北京太大,究竟要怎么玩?不赶五一节的趟,恰好手边有一本《北平旅游指南》(我有1936年版,也有后来燕山出版社出版的1997年重排本),还有一份1954年的中国旅行社北京11日游行程表,我们来看看那时候的人们来北京都怎么玩。
虽然天上会刮沙尘暴,但人们心里怀揣着希望。1933年底,时任北平市长袁良主持制订了自1935年至1937年的“市政三年建设计划”,希望通过修建道路、疏浚河道、修复古建筑、改善公共娱乐场所等措施,发展北平的旅游业。
几乎是在同时,上海银行家陈光甫把中国旅行社从上海开到了北平,中国旅行社获得了国民政府的第一块旅行社牌照。针对不同游客需求,中国旅行社开发了城内一日游、郊区一日游和周边三日游等特色产品。
城内一日游包括:天坛、东岳庙、北海、国子监、雍和宫、天坛等景点;郊区一日游包括:长城、明陵、颐和园、香山等地。小汤山温泉、景泰蓝工艺品厂、清河地毯厂、赛马场也都是游客热衷的观光地。
1935年出版、1936年修订再版的《北平旅行指南》,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审定指南的是张恨水,编者是马芷痒。
和当时一般的旅行指南只做景点介绍不同,作者颇为贴心地制订了一个“保姆级别”7日自由行详细攻略,并且分了个人自由行和11人团体游(景点差不多,主要差别在包汽车),我们这里暂时介绍个人自由行。
一人由上海来游北平,乘平沪特别快车,向路局购三等来回票,票价四十三元二角五分。下午四时由沪搭三零二次车开行至第三日上午十点二十四分抵北平。途中饮食,最好多带点心,或每日在车上食一餐蛋炒饭及汤各一碗,计洋六角……
虽然叫快车,然而却要坐三天,所以作者建议不管怎么省钱,还是要在火车上交茶钱,因为有了热水,不仅可以喝茶,还可以漱口洗脸,这样看来,确实还是生活在有高铁的今天幸福。
因为当时的小偷比较多,所以不建议带着行李坐车,当时北平旅馆提供接站服务,看来大半个世纪之前的北京服务业水平还是很高的。
正式的旅行从第二天开始,第一天的旅游景点就安排得满满当当,说实话,这个行程我不行,太累了,要累死了。
第一日上午至天坛、先农坛游览,人力车三十枚,即可直达。至天坛外坛门票二十枚,除树木荫翳外无甚可观。内坛票价三角,参观内坛者不购外坛票。坛内有圜丘坛、祈年殿、斋宫、长廊等项,均为世界罕见之古迹。
我小时候跟我妈去天坛,我妈还拍了一张回音壁的照片,回来寄到报纸上刊发了,这是我对于天坛的最大印象,这大约是我头次上报纸。上大学之后,因为喜欢京戏,常来北京,在南城晃荡,那时天坛成为另外的记忆——南门涮肉好吃。
游毕出门向西里许,至先农坛,门票二十枚,内有太岁殿、观耕台、庆成宫、雩坛等古迹,与天坛有同等价值。
比起天坛我更喜欢先农坛,里面有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我去的时候好像是十月,里面有庄稼收割,当时还蛮惊讶的。后来问起北京本地小伙伴,连她也惊讶,因为他们印象中的先农坛就是体育场。强烈建议雍正粉丝们要来先农坛打卡,你们四爷可喜欢来先农坛了。
游毕回旅馆午饭休息,再赴历史博物馆,人力车三十枚,至午门,入门票二角。该馆陈列各物,不惟与历史有关,且可知文化进行之程序。游毕可购古物陈列所全部游览券,计二元三角。入午门往西至武英殿,英国退还之清代开国方略,加拿大送还之王莽货币均陈列殿中。
这里的历史博物馆即北平国立历史博物馆,1926年开放,在北面,所以旅游指南建议游览完毕从午门去武英殿,是顺路,现在当然不能这样玩,因为历史博物馆已经搬走了。
游毕往西至浴德堂,浴室仿土耳其式,系乾隆为香妃建筑。堂内悬香妃戎装便服像二, 系郎世宁手笔,奕奕如生。观毕出门往东入太和门,至太和、保和、中和三大殿。南朝房洪宪馆,陈列袁氏称帝仪仗及古代兵器。游毕出门向东至文华殿,参观福开森所赠古物,再至传心殿。
香妃戎装便服像实际上并不一定是“香妃”的。朱家溍先生曾经询问过古物陈列所的古物保管科科长曾广龄先生,曾先生回答说,这件藏品背后没有贴任何签子,最原始起运时的账本子上,也只写着“油画屏一件”。之所以会被传为香妃画像,是文物从承德运送到北京时,朱启钤看了一眼,说“这大概就是香妃吧”。而浴德堂也不大可能是香妃的澡堂子,有说是用来修整图书的(因为靠武英殿比较近),有说是元代澡堂子遗留,有说是明代用来给皇帝死后尸体洗浴的场所,不过,现在去应该是陶瓷馆了。
有关浴德堂的具体情况,大家可以去看王文涛老师论文《浴德堂建筑研究补论》。
观毕出东华门,乘人力车二十枚赴东安市场德昌等茶楼。稍事休息,参观全场商摊,顺至五芳斋或黔阳小吃馆独酌毕,人力车三十枚可返旅馆。
第一天到北平,晚饭居然吃五芳斋,这是不是说明民国时代,北平就是美食荒漠?我的猜测是,主要是为了安排在东安市场参观,那时候的东安市场非常繁华,鲁迅曾经陪胡适去逛过,不过当时晚饭安排的是“东兴楼”。这里应该是考虑一人行,没办法去大酒楼点菜。但东安市场的小吃是非常多的,有姜妙香很喜欢吃的“爆肚王”,还有西餐吉士林,选择五芳斋,也许是考虑这位游客是从上海来的(前面有交代从上海坐火车)。
第一天的行程里,我最感兴趣的其实是“福开森所赠古物”,指的是1934年,福开森将收藏捐赠给金陵大学,但因为金陵大学没有专门场所保存展示,故将这批文物暂存北京古物陈列所。
第二天的行程仍旧很累,一大早就要去中山公园,因为“晨光熹微空气亦新鲜”,但说实话,罗列的景点诸如“公理战胜坊、施王两烈士铜像、清代习礼亭、美总统哈丁纪念碑、孙总理奉安纪念碑”,我兴趣都不算大。顺便说一句,现在很红的来今雨轩那时候就已经有了,《北平旅行指南》里有写,但当时中山公园里的茶点店咖啡店很多,比如春明馆的“火腿烧饼”和长美轩的“脆烧丐”(这是个啥?)就很出名。不想吃中餐,也有柏斯馨这样的西餐小馆子,唐鲁孙说过这里的咖喱饺好吃,配咖啡肯定美味。
这一天里颇为重要的一项“中南海公园”现在已经不对外开放咯,我们只能看看当年的细节来过过瘾:
出大门乘车二十枚至新华门, 门券二十枚。沿海岸西行转北有瀛台、木化石、石室、双连亭、流水音、千尺雪、居仁堂、怀仁堂,过蜈蚣桥东向北行,至万善殿、水云榭。
那时候门票二十枚,和中山公园门票一致,找到一张1940年的照片,游泳池开放,这个姐姐的泳衣,看上去还是这么摩登。
午饭设在北新桥地区,这主要是为了一会儿去雍和宫方便,编辑在编纂《北平旅行指南》时罗列了北平特色的“平民食品”,并且用插画形式画出其中沿街叫卖的食物——豆汁、馒首、窝头、卖豌豆、大蜜桃、卖银纯、熏鱼炸面筋、灌肠、扒糕、烤白薯、茶汤、冰激淋和酸梅汤……
1936年的钟楼鼓楼,还可以看到“历代名臣肖像,卫生模型,麒麟碑,铁韦陀坐像(该像系三里河铁山寺古物,曾被屡砸未毁)”,现在啥也没有了。
今天终于吃到了一顿正经饭,为什么选在了砂锅居?嘿嘿,因为砂锅居付了钱,这是赤裸裸的植入啊!这本旅行指南中的软文很多,但最大的广告商居然是果脯,我想起90年代,每一个去过北京的人回来都会带的特产:不是果脯就是茯苓饼。果脯虽然难吃,但是泡在气泡水里,会变成好喝的饮料。
为什么又去了一次故宫?查阅过资料才知道,那时候的故宫,一共分成四路,开放时间不一样,周一、五开放内西路,周二开放中路和外西路,周三、六开放外东路,周四、日开放中路及内东路。四路看全要花两元,加上前面三大殿部分一共要3.5元。从前去一趟故宫还真不容易。
从这一天开始,游览行程主要集中在香山地区,民国人很喜欢去香山,爬山游览,度假休闲。一大早先去的是颐和园,午饭就在园内的佛香阁茶社稍微吃点点心。
晨八时许由旅馆乘人力车二十枚至司法部街北口,改乘大陆汽车行颐和园游览汽车,购来回票,票价九角,或至东华门乘游览车、西直门乘汽车,均至颐和园下车。门票一元(游排云殿另票五角),内有仁寿殿、德和园。山之最高处,为万佛殿,悉琉璃砖瓦建成。其他铜亭、长廊、石舫等处,亦为外间所罕见。午间可至佛香阁茶社少进茶点。
下午去香山,当时因为交通不便,所以安排第六天和第七天,都在香山地区游玩,夜宿香山饭店,这里的香山饭店不是1982年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经理叫刘绍先,有资料说是赵四小姐家里的产业,不知道是否属实。中午吃得简略,这天晚上,晚餐八角,算是一顿大餐的——已经达到了住宿费的一半。
游毕出园,乘启发顺或公共汽车至香山饭店休憩。住一元五角房间,晚餐八角,中西餐具备。
卧佛寺、碧云寺、见心斋、朝阳洞、双清别墅、慈幼院等处参观,晚七时即休息。
旅行的最后一天,特别安排了一场娱乐,即广和楼听戏,是因为当时富连成社还在那里唱戏,票价便宜。
当然少不了的还有买买买。北京土产列了表,方便大家吃吃喝喝买买买,原来那时候就时兴买茯苓饼了。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无意中看到的一份尼克松访华时代表团的买买买记录,来了五天,居然有755人次分133批在友谊商店买东西,尼克松夫人买了六种花色共36米丝绸,罗杰斯买的最多,3000块的翡翠戒指,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代表团一共买了369条头巾,头巾都出产自杭州,上面印有“完全真丝”的字样,据说,美国人就为了这个标志才买的。
1954年的中国旅行社,应当是国营的了,这里的八仙桥办事处,是今天兰生大厦附近。这份旅行单的条款还挺苛刻的,报名缴费之后不可反悔,不费。
这份11日团体游览行程,基本上还是脱胎于1936年的《北平旅行指南》,为什么呢,因为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仍旧需要三天,这一来一回,实际上真正的游览只有六天半。
1954年的故宫,仍然是分为几路分别购票的,所以第四天下午去故宫,第九天仍旧是故宫。
略微有些不同的选择,比如不去香山,而选择卢沟桥,这大约是因为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再比如有一天可以选择去明陵或者青龙桥(这里不是颐和园的青龙桥而是八达岭附近的小镇),但那时,大家还不知道,一年之后,北京市副市长吴晗提出发掘长陵的报告,两年之后,万历皇帝的定陵被试掘。
令人注意的是团费,这里的150万是旧币,折合人民币150块钱,但仍旧是一笔巨资。1954年,鸡蛋的价格是4毛8一斤,猪肉是7毛4,普通工人平均工资40块,150块钱相当于三四个月工资了。
难怪是20人的精品小团,但这样的行程,我似乎不是很有兴趣。不过想到今年五一的旅馆,动辄要一万一个晚上,岂不是更加夸张?
时光回到2023年,距离1936年过去了87年,距离1954年过去69年。故宫已经不需要分四路来买票,不过其中很多宫殿已经属于非开放区域;去趟香山也不是那么难,租车不再是那么奢侈的事情;可以吃的餐厅是很多的,没必要去吃五芳斋和砂锅居,当然也不可能吃到“烧猴头”这么吓人的河南菜了……
脑海里蹦出来的北京旅行体验,居然是去年,刚刚被解封的夏日,怀着一股憋闷,骑自行车去了北海公园,就以在那里发生的小故事来结束今天的文章吧。
那天天气很好,并不太热,甚至有些风,南门进北门出,我一共只遇到十二三人。格外僻静的快雪堂台阶下,我铺开带来的小毯子,掏出小包袱里的芝麻烧饼夹肉和茉莉花茶,树影婆娑,摇曳生姿,骑行十公里之后,这是最美味的奖赏。不一会儿,手里沾满了芝麻,芝麻亮闪闪的,上面是羊肉油渍,有夺魂的香气。不远处,一男一女遥遥而来,都戴口罩,看不清面目,但显见是情侣,牵着手,男孩正在高声讲解,可能以为无人,看见我,两人站定,愣住了。
就那个瞬间,遥想当年梁思成君在此地和小徽徽谈恋爱,为了防止电(徐)灯(志)泡(摩)闯入,在门上和贴了张纸条“Lovers want to be left alone”,当时当刻,我觉得自己是一百年后的徐志摩,十足电灯泡,在去年那样的岁月里,想起我刚从上海来,莫名有些心虚,赶紧起身,打算把这风水宝地留给小情侣,毕竟在爱情面前,一切都要让步。
小情侣停了片刻,居然径直向我走来,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还没等我收拾完,已经到我面前。
我先戴上口罩,冷漠脸,内心五雷轰顶,阿姨你妹,你才是阿姨,你全家都是阿姨。为了让你们感受一下,放一张那天我的look照。
Girls help girls,还是女孩懂经,叫阿姨是要不来我的烧饼的。啊,原来看上我的烧饼了,识货,这是我从隔壁耀峰成买来又进我的巴慕达烤箱烤过异香酥脆一碰掉渣的芝麻烧饼,当贝果一样切开,垫了薄薄的卤牛肉,又细细撒了花椒盐,怎么能不好吃?
不仅懂经,而且懂事,知道我还没有吃饱。我应该是笑起来了,从包里拿出那个烧饼,为了保温,我特意用锡箔纸包着,还是热的。我递过去,没关系,两个人分着吃吧,好吃的。
两人回身离开,如果写在中学生作文里,一定是“夕阳西下,我低头看胸前的红领巾飘扬,仿佛在说,你做得对”,当然,我不可否认,分享果然是快乐的,这让我心情愉悦,身心舒畅,我仿佛看到若干年之后,有一对父母带着孩子来此地,指着快雪堂说起当年那饥肠辘辘的下午,一个陌生但和善的姐姐(不是阿姨),送给爸爸妈妈一个带着余温的烧饼夹肉,美味无比,这个烧饼适口充肠,也见证了爸爸妈妈的爱情……(这就是一个双鱼座的内心剧场!)
这样的愉悦只持续了十分钟,十分钟之后,我从快雪堂溜溜达达地出来,哼着“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抬头,看那小情侣并肩站在湖边。手臂挥舞,女孩在笑,男孩在闹,他们手臂挥舞,重复着一个动作——
要烧饼是为了喂鱼,看碧波荡漾,鱼群欢腾,啊,阿舒的美食知己,竟是北海公园的锦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