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首都文化新图景添彩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文脉是一个城市的根基与灵魂,熔铸于城市的肌理,烙刻于人民的心底。城市文化是否昌明并具有内在潜力,直接关乎其长远发展,关乎市民们的美好生活。近年来,首都北京在扎实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涌现出诸多举世瞩目的创新成果。7月25日,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开幕,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添续活力与动能。本版为您展现此次论坛的精彩观点,并邀请专家进行理论阐释,呈现亲历者的所思所悟。
近日,古都北京迎来一场文化盛宴,于7月25日开幕的首届北京文化论坛,为首都文化新图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7月26日,北京文化论坛四个分论坛同时举办。来自政府部门和文化单位的负责人、专家学者、艺术家、文化及科技企业代表等围绕“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文艺精品创作与传播”“文化交流与合作”等主题展开交流研讨,会上亮点频出、精彩纷呈。
文化遗存标注了一座城市的文明厚度,彰显了不同凡响的特色风貌。无论是中轴线上的宫殿园林,还是胡同街巷中的民宅故居,无不彰显着“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主任李良认为,北京拥有极为璀璨的文物古迹,共有7项世界文化遗产、138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赋予了北京大气从容、雍容华贵的独特气质,凝结成古都文化的重要基因。
目前,北京正在全面推进中轴线申遗。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建议,北京要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契机,推进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红岩干部学院院长朱军则表示:“北京、重庆两市都拥有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京渝两地应围绕红色资源保护、红色基因传承开展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两地文旅融合发展。”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表示,北京将全力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以两个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三条文化带”建设为牵引,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以推进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为重点,推动中国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抗日战争、“进京赶考”建立新中国等三大主题片区的整体保护利用。
当文化发展融入科技元素,必将释放更多发展动能。“数字技术为摄取、生成、存储和处理各种文化元素创造了可能。”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江小涓举例说,伴随搜索技术的迭代升级,消费者可从海量的文化产品中选取更感兴趣的内容,从而使日常生活更加便利、丰富。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仅约3000名演员参演,但精彩程度不同凡响。“这是科技赋能的结果。开幕式上‘中国结’‘雪花’的制作都采用了AR(增强现实)技术。”北京锋尚世纪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沙晓岚认为,在艺术创作中,文化是底色,创新是核心,科技是支撑创新的重要手段。
当然,文化与科技紧密融合之路上还有一些瓶颈亟待突破。百度集团副总裁、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吴甜认为,科技工作者与文艺工作者知识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彼此深入交流也不够,制约了两者的深度融合。她建议国家多培养一些既懂文化艺术又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并以多种形式增强科技与文艺工作者之间的交流沟通,找到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契合点。
“文化大数据建设是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抓手。”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祁述裕建议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推动公共服务机构(如博物馆、美术馆)的数据向社会开放共享。此外,也鼓励政府部门、企业尽可能开放、共享相关文化大数据信息。
新时代的文艺精品,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以美术作品为例,表示精品力作要能塑造典型形象、创新视觉图式、定格时代精神、体现精彩笔墨。
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演员濮存昕指出,文艺精品追求“高”和“深”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有趣和通俗。只有接地气、聚人气,从细微之处反映宏大主题,才能被更多人接受。
“创作重大主题影视作品,要心里装着观众。”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电影家协会主席黄建新对此十分认同。在准备拍摄《建国大业》时,重大主题电影票房并不是很好。为了增加影片吸引力,他除了约请众多好演员加入之外,还在影片中增加了不少合情合理的细节。比如,淮海战役胜利后,同志和老百姓一起跳秧歌,朱德、周恩来同志唱《国际歌》……这些画面让观众感受到领袖人物与老百姓之间的亲近。后来,关于影片的赞誉接踵而来。
“想要演好人物,就要在戏外下功夫。”演员于和伟谈及在《觉醒年代》中饰演陈独秀的经历,感慨地说,真实是塑造人物的首要标准,“如果塑造一个完人,观众是不信的”。其间,他大量查资料、阅读书籍,在仔细斟酌中慢慢揣摩人物行为、心理……“名人也是人,他也有喜怒哀乐,有缺点。表演中应适当展现角色的小缺点,让人物真实可感。”
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文化传播交流的模式、载体日益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增加中外文化的交流十分必要。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旭认为,疫情使人员流动和线下文化交流活动受到一定限制,但线上会议和在线展览却成为人文交流的新常态,各类新媒体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他表示,必须抢抓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新机遇,集成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探索文化表现新形式和文化产业新业态,在云端架起文化交流的新桥梁。
作为国家级文化殿堂,中国国家大剧院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国家大剧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宁介绍,十多年来,来自全球的上千家艺术院团,30余万位艺术家登上了大剧院的舞台,绘就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艺术画卷。据介绍,目前国家大剧院的原创艺术作品已经超过百部。这些作品中,有的描绘了当代中国的辉煌气象,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有的与国际顶级艺术机构联合制作,促进了中外艺术的交流融合。
伴随媒体融合深入推进,传播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媒体格局正在进行深度重塑。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离不开媒体的作用。新华社副总编辑周宗敏认为,让中华文化讲得出,要立足于人,创新话语表达;让中华文化看得见,要坚持守正创新,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新平台,丰富传播方式;让中华文化记得住,要创新思维,提炼精神标识;让中华文化传得开,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遵循,助力文明交流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