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冯惠玲:数字时代讲好北京故事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北京,遵循习总书记把北京打造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重要指示,于2020年发布了《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和《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新时代繁荣兴盛首都文化的意见》,全面规划北京文化建设,多措并举,形成生机蓬勃、成绩斐然的局面。2022年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为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文化发展指出了方向和对策。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目标是在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这个体系是由多主体、多类型文化数据的采集生成、加工组织、传输存储、关联挖掘、呈现推广、交易分发、消费变现、安全治理等任务构成的长链条、大工程、大战略。构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美好愿景是实现中华文化的全景呈现,让中华文明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优秀创新成果享誉海内外。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出台为北京文化建设再放异彩、再聚实力、再上台阶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为挖掘北京文化内涵、讲好北京故事提供了新的支点与可能。
北京具有悠久的建城建都历史,经历和见证了国家发展与变迁,承载着极为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渗透在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的历史脉络和现实结构中,从这些基因中萃取中华民族文脉、国脉的事实和知识,就是最好的北京故事脚本和素材。
立足北京深入准确地表达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对内可以从生命底层增强民众的身份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可,增强文化自信;对外可以更好地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世界在一个个鲜活的北京故事中了解真实全面、底蕴深厚的中国和北京。文化数字化可以为提取中华文化和北京文化元素,表达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提供海量多源的数据资源、先进智慧的分析工具、精彩生动的表达方式、覆盖连通的传播平台,从而使北京故事更加具有中国魂的叙述力和表现力。
该战略搭起一个巨大的舞台,将各相关力量和资源聚集到大幕之下,共同奏响数字时代文化建设的华彩乐章。该战略指出实施文化数据解构、重构和呈现的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鼓励和支持文化旅游、文物、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电视、网络文化文艺等领域的各类文化机构接入国家文化专网,探索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等加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增强公共文化数字内容的供给能力;鼓励各种艺术样式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表现形态、丰富数字内容;要求所有文化机构把文化资源数据的采集加工挖掘与数据服务纳入经常性工作中。
根据这一战略设想和安排,北京市可以在现有广泛参与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讲述北京故事的主体队伍,组织和倡导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市民百姓,从各自的职责、资源、爱好出发,把流淌于历史长河、沉睡于典籍档案、流传于街区村落、投射于建筑器物、发生于国运家事中的北京故事素材逐渐搜集汇拢,进行数字转化,并对文化数据进行领域、类型、语义等多层次关联,形成丰富多元、智慧贯通的北京文化大数据体系,进而从中源源不断地生成美好、独特、高价值的北京故事,讲述给时代和世界,促进北京文化建设进入新境界。
文化数字化是文化逻辑和数字逻辑的深度耦合,这一背景下的北京故事可以借助光影声色多种手段实现场景化、全息化、交互化,创造性地提升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改善受众的体验感和接受度。北京在数字时代的故事表达已有很多成功的尝试和经验,2022年初的冬奥会开闭幕式,在数字科技的加持下完美呈现了令世人惊艳的双奥之城故事;数字故宫、数字圆明园、云游长城、数字中轴、北京记忆等项目在数字空间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厚重故事演绎得精彩生动,让大众如同身临其境。在注意力时代,故事的传播力、影响力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
文化数字化可以为北京故事的传播提供跨时空的平台和渠道,全天候+全媒体,大屏+小屏,线上+线下,实现好故事与大传播的完美结合。要根据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强调的文化大数据供给侧特性,加大对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探索北京故事的资源转化功能,创造多样化的产品形式、服务方式和消费场景,培育、孵化、创新相关文化业态,为北京文化发展赋予新的能量和活力。
故事和人类文明相伴,从尚无语言的壁画,到象形文字、表音文字,再到如今的数字信息,人类文化以各种形态积淀在各个民族各个世代的无数故事之中,人类讲故事的能力和效果也随着信息符号、媒介技术的变迁而跃升,文化数字化开启了讲故事的新纪元。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数字时代讲故事的能力对于当下国家与城市形象塑造、文化繁荣、数字经济发展乃至综合实力提升都有重要的影响,作为国家文化中心和国家第一窗口的北京,借助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强大动力,一定有本事把北京故事、中国故事讲得更精彩,传播得更广泛。
(作者冯惠玲,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北京社科规划重大项目“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传播与创新研究”项目首席专家。)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p
“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发展”国际理论研讨会暨《国际社会眼中新时代的中国》图书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自贡市人民政府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暨“中国人民大学人才培养教育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校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