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展现首都担当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崭新蓝图,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为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展现首都担当”这一主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研究员陈红玉从“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建设、党和国家对首都文化功能的定位、北京对自身文化功能的自觉、文化自信如何赋能文化建设的首都担当”四个方面进行阐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自信作为一个具有科学性的时代命题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在社会文化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研究员陈红玉围绕“什么是文化自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方面进行讲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先后10次视察北京、18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亲自为关系首都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重要规划、关键事项把关定向,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为做好新时代首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北京的核心功能包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北京的重要职责。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中心一直是北京重要的首都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按照“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应有贡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研究员陈红玉从政策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从政策理论看,《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以及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都对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进行重点部署;从实践层面看,北京在文化建设方面始终发挥着引领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要树牢首善标准、精品意识,推进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充分发挥文化激活发展动能、提升发展品质的作用,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研究员陈红玉从四个方面对文化自信如何赋能文化建设的首都担当进行分析:一是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提升人均享有程度;二是让科技赋能文化自信;三是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四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