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把面发贴花花这些老北京的过年习俗您了解吗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今天是腊月二十八,人们开始蒸馍馍、贴窗花、贴对联等,张灯结彩,迎接新春。老北京的过年习俗,您了解吗?
老北京人过年之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儿歌里唱得好:“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 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 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 炖白肉;二十七, 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月里,应着各种民风民俗,全国各地的人们差不多都在忙碌地准备中,忙完了年的各项准备工作,人们就开始享受年的欢乐了。
二十八把面发,为的是准备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也为了春节期间的一个禁忌。因为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炸与炸谐音、烙与落谐音,在老百姓看来都属于不吉利,所以大年三十以后基本不做蒸、炒、炸、烙等炊事。
老北京人喜欢把馒头捏出各种形状。为了在春节的餐桌上讨个好彩头,都铆足了劲拗造型,比如核桃代表和和美美,柿子代表事事如意,面鱼代表吉庆有余。
在腊月二十八这一天,北京人还要做一种美食——枣糕。就是一层枣蒸一层,枣饼似的,一层枣,一层摞,大概摞那么十几层,就(寓意)步步登高。
贴窗花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习俗,新春佳节,我们国家的很多地区都喜欢在窗户上贴各种各样的窗花。而在北方地区,这一习俗尤其盛行。
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厌服邪气者也。”
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幅“春联”。
我小时候住在老北京城内胡同中的一座四合院里,平房的格局、门窗也十分适合贴窗花,不管是糊纸的窗户还是镶玻璃的窗户,过年前,都会贴上大红窗花。寒冬腊月, 白雪皑皑, 一进院门,扑入眼帘的就是各屋窗户上鲜红、精巧的图案,那叫一个喜庆……一方面美化了环境,渲染了过年气氛,另一方面也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
按照各地习俗的不同,贴春联的时间也稍有差异。俗话说:“二十八,贴花花”,也有些地方的民谣里有“二十九,贴倒酉(意即贴春联)”一说。春联一般都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贴,还有一种说法是贴春联最好在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但大多数还是照个人的时间安排来选择贴的时间。
另外,春联的上联贴左边还是右边要看横批的书写。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春联除了对仗等要求外,一般应上仄下平,就是上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上声和去声,下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在平声(阴平、阳平)。
与贴春联有比较集中的时间不同,摘春联的时间各地差异较大。依照各地民俗的不同,分有整年说、过节说和自然脱落说三种主要类型。
整年说。春联有喜庆吉祥之意,所以“旧”春联需等到来年贴春联的时候才摘除并贴上新的春联,寓意辞旧迎新,福运一年。在这一整年里,如果春联有破损,需及时修补。
过节说。春联作为驱赶“年兽”的法宝之一,待到“年”过完后,春联就可以摘了。
自然脱落说。所谓自然脱落就是把春联贴上后就不顾不管,任凭春联被风吹雨打,自然脱落。亦或看到春联被风吹雨打后破烂不堪了,就直接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