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他们让更多人走进“抗大陈列馆”

2023-04-10 12:41分类: 北京文化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新华社石家庄3月10日电(记者任丽颖、范世辉)在2016年“上山”前,杨树是个“文艺女青年”。她擅长写作,喜欢小资,向往充满情调的生活。5年后,杨树笑称自己变成了“革命女青年”。

  让杨树转变的,是“山上”的那座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以下简称“抗大陈列馆”)。

  1940年11月至1943年1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在河北邢台浆水一带办学,前南峪村是抗大总校所在地。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抗大在这里坚持办学,培育抗日将士。

  抗大陈列馆于1995年在河北邢台信都区前南峪村奠基,1999年正式对外开放。

  2016年初,“80后”杨树来到群山包围中的抗大陈列馆担任馆长。开始,她也并未真正认识到这个岗位对她意味着什么。“甚至前南峪村老书记郭成志给我提一些期待时,我还觉得落伍,不想接受,活脱脱一个愤青的感觉。”杨树说。

  然而,在这里,经过一次次接触抗大学员和他们的后代,杨树的“情调”渐渐上升到“格调”。

  3月6日,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的抗大梅园,杨树和讲解员策划“抗大梅”系列活动。新华社记者 任丽颖 摄

  “首先要扩大陈列馆和抗大历史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学习抗大精神。所以在每个重要节日、纪念日,我们都主动搞活动,发动周边群众百姓过来参加。”杨树说。

  2017年,抗大陈列馆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在公祭日当天进行了联动。工作人员在陈列馆的临时展厅内布展了南京大屠杀图片,还在抗大9000平方米的广场上举行了拉防空警报、默哀、献花、宣读和平宣言等公祭仪式。

  南京大屠杀系列图片还在当地学校间进行巡展,学生们兴趣空前,围着宣讲员提问,舍不得让他们离开。杨树和陈列馆的工作人员第一次感受战争史、革命史、党史给自己带来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此后,抗大陈列馆便拉开了抗大历史、文化主动联动的序幕。

  3月6日,在河北邢台信都区浆水镇安庄村抗大卫生处旧址,杨树和村民一起讨论发展红色旅游的措施。新华社记者 范世辉 摄

  几年下来,抗大陈列馆的影响力逐渐变大,不少曾经的抗大学员和学员后代来到这里“寻根”。看到曾经风华正茂的青年人们如今已成为耄耋老人,杨树产生了“抢救性”采访、让老人们口述历史的想法。

  从2016年开始,抗大陈列馆组成精干的采访小分队,辗转北京、上海、江苏、湖北、辽宁、黑龙江等29个省份,行程数万公里,采访了多位抗大老学员,以及本地的老党员、老房东,拍摄并整理了120多个小时的视频资料和近百万字的文字资料。

  杨树告诉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她和其他工作人员受到影响,思想和精神境界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我觉得,我们很多同事都在变化,工作生活态度变得更坚强,更有韧性。”她的言谈话语间,没有慷慨激昂,多了沉稳与执着。

  3月6日,在河北邢台信都区浆水镇抗大卫生处旧址安庄村里的陈列馆,杨树向村里的妇女介绍抗大卫生处,鼓励他们做志愿讲解员。新华社记者 任丽颖 摄

  从2020年4月开始,杨树带领着陈列馆工作人员,在前南峪等9个抗大旧址村推动实施抗大红色文化共建共享工程。如今,以前南峪为核心的抗大纪念场馆和遗迹建筑群,已成为游客感悟红色文化的好去处。

  近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获得2020年度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3月6日,在河北邢台信都区浆水镇安庄村抗大卫生处旧址,杨树和讲解员李青一起查看旧址保护牌匾。新华社记者 范世辉 摄

  “抗大在这里解决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我们要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将其转化为现实价值,让大家热爱家乡,为乡村振兴助力提气。”杨树说。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文魁:北京文化经济的十大特征

下一篇: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名不虚传!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