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古都风情”——著名画家马海方作品欣赏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马海方,男,1956生于北京市大兴县,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院中国画系。师从卢沉、姚有多、刘渤舒诸先生。中国美协会员,荣宝斋画院教授,荣宝斋签约画家,北京文史馆馆员,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席。
马海方先生几十年如一日,一直致力于京味艺术的收集、整理和发掘。他大量写生,勤奋创作,绘画题材由点到面,由浅入深,不间断地充实、发展、提高,作品涵盖老北京风情习俗之方方面面,笔精墨妙,引人入胜,风格独特,影响广泛。以没骨入画,适度勾线,再强调造型准确的基础上对人物作适度夸张,且设色巧拙明亮,不拘一格,在继承传统水墨的同时融入西画的一些技法、民俗的诸多成就,使之极具观赏性,形成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
马海方先生的作品是对北京城“古都风情”的生动再现,这也是他的作品广受人们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人用“风俗”或者“民俗”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他的作品,但确切地说,马海方的画,非但“不俗”,反而是地地道道、原汁原味儿的中国人物画。“古都风情”本是马海方常用的画题,也是他所有创作的中心。这一题材,本身即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的特征。
生活不分雅俗艺术要讲优劣。他是地道的北京人,是从胡同里走出来的京味画家,张嘴即是一口京腔京韵。他爱养蝈蝈,大冬天怀揣蝈蝈葫芦在街头巷尾遛弯;他爱逗乐,逗你笑得前俯后仰,他却整个儿像没事的人。与京味画家马海方聊天,面对他和蔼的笑容,让人恍若感觉像是遇见了久未谋面的邻家大叔。他从胡同里走出来,却没有忘记胡同口那些摊大饼的、磨剪子的,以及提笼架鸟的各位“爷”,孜孜以求地要将他们通过他的画笔活跃在宣纸上,立此存照。而那些已经消逝的民间艺术却神奇般的在他的笔下一一“复活”。
与其说马海方是在创作以老北京生活为内容的画作,不如说他是在用自己的画笔和色彩,在描绘一个曾经无数次出现在自己梦中的记忆,这记忆不单纯属于马海方一个人,更属于那些平凡却也传奇的北京人以及无数热爱这片土地,热爱这一古老城市的人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