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北京曲剧演绎的经典之作《北京人》(图)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北京人》是曹禺先生著名的三部曲之一,可谓是一部经典的戏剧作品。以前这部作曲大多是以话剧的形式搬上舞台,而回顾当年记者曾经观摩的一部以北京曲剧对这部经典之作的解读与演绎不仅精彩,而且还领略了北京曲剧的艺术魅力。至今回味无穷。
北京曲剧相对于评戏与京剧的发展历史来说,似乎年轻了一点,但问世以来也历经了近六十年之久的发展。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北京曲剧团以魏喜奎为首的一代老艺术家创立了这个新兴剧种,最初名为“曲艺剧”。
1951年,老舍先生专为该剧种创作了剧本《柳树井》,并取名为“北京曲剧”。 50多年来,曲剧以清代、近现代北京人生活为剧本创作题材,以北京的京味音韵为依托,确立了以代表京味特点的单弦牌子曲为唱腔的基调。
记者学生时代曾观摩过北京曲剧《杨乃武与小白菜》,但时隔多年的记忆早已荡然无存。而昨晚《北京人》的精彩演出,让记者领略了北京曲剧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音乐旋律优美,而且唱腔委婉动听,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京腔京味儿。
改编自曹禺先生同名话剧的北京曲剧《北京人》由曾执导过大型歌舞剧《刘三姐》的导演卢浩挂帅,有“北京曲剧唯一作曲”之称的著名作曲家戴颐生进行全部音乐配曲和唱腔设计。著名戏曲编剧王新纪担任剧本改编。
北京曲剧《北京人》除了特有的京腔京韵之外,更着力展示了愫方之一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表演上,大量增加了形体方面的表现内容。较之几年前的试演版,新版《北京人》在制作上更显大气、精良,通过灯光、舞美、道具、服装等元素,充分展现了该剧“空灵”、“内敛”、“唯美”、“诗意”的特点。
《北京人》的舞台美术设计是由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名誉会长、上海戏剧学院刘元声教授担任;国家一级灯光师周正平以他“流动的彩笔”式的灯光艺术创作,为剧中时间的转换和人物情感的渲染,增添了更为外化而幽美的舞台效果。
幻化的舞台带给人们诗意的视觉感受。戏曲和话剧舞台艺术的完美结合,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了北京曲剧的魅力。
特别是经过北京曲剧这种艺术形式的表现,使得该剧极富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将原著中的抒情意味更加强烈地表现出来。
此次《北京人》的演出班底,主要由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99级北京曲剧本科班毕业的“第五代”青年演员担纲。而以王玉、李相岿等领衔主演的《北京人》一剧则充分展示了她(他)们的艺术才华,特别是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和演出实践,这些青年演员如今已成为北京曲剧艺术的中坚力量。
当晚的彩排演出一气呵成,精彩异常。据北京市曲剧团团长凌金玉介绍说,当年选择让他们担纲《北京人》的演出是有主观意识的。首先,在创作上《北京人》实现了一次题材的突破。
北京曲剧过去主要以扮演老舍先生及其他京味作家的作品为主,而把风格迥然不同的曹禺先生的话剧作品搬上京腔京韵的曲剧舞台,这是一次有相当难度的尝试和挑战。
其次,我们选择让这些当年的学生今天的新生代演员来挑梁演出,一是可以通过高难度的作品磨炼他们的表演功力,二来也希望凭借他们的青春激情给北京曲剧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可以说《北京人》既是“第五代”北京曲剧演员的成长记录,也是他们艺术上走向成熟的一次汇报演出,可以说对于北京曲剧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而此次北京市曲剧团倾注心血推出的《北京人》,也希望能让观众充分感受到北京曲剧的全新艺术魅力。(图文:冯赣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