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京城民国往事凌叔华故居宣武南柳巷浅谈胡同里走出来的名人

2023-04-10 07:40分类: 北京名人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渊源,即便在动荡的民国时期,各地的文化名人依旧汇聚于这座城市,而他们留下的足迹,我们至今还能找到,今儿跟大伙儿聊聊民国时期胡同里的名人

  首先要说的是史家胡同博物馆,凌叔华的后花园,史家胡同24号,不光是充满老北京氛围的两进四合院,也是一家儿有名儿的胡同博物馆,而一幅馆藏的绘画,讲述着这座院落在民国时期的身份,这幅画儿,是北京胡同画家,郑希成老先生,笔下的凌叔华故居

  凌叔华生于1900年,是民国三大才女之一,当年凌家的正门开在干面胡同,后边儿是花园,博物馆所在的两进院落,正是后花园的一部分,而郑老爷子的这幅画里,也有凌叔华笔下的童年,特别提到了北京孩子小时候都喜欢在院里打枣,大伙儿都仰着头,倍儿高兴

  而当年置办这座宅院的是凌叔华老家儿凌福彭,在清末民国曾经担任过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长,河北省,省长这样的官职,凌宅也是典型的深宅大院,后两进院曾是凌叔华的书房,而凌叔华结婚时,老家儿把这后两进院给女儿做了嫁妆,门便开在了史家胡同

  如今在这座博物馆里,还有一个专门的展厅,展示这位女作家的生平,凌叔华既是女作家,也是画家,1929年跟随丈夫移居武汉大学,四十年代的因为战乱,离开故土定居欧洲,这幅画作《我们北平的家》是她1952年画的,描绘了她对这处宅院的眷恋

  在曾旅居国外30多年后,凌叔华对这些屋子仍有割舍不下的情缘,1990年5月,在弥留之际,凌叔华被女儿,外孙用担架,抬到自个儿九十年前出生的地方,十天之后才离开人世,凌家大小姐的书房,后来与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相齐名,后来凌叔华的女儿陈小滢在转让产权时,明确提出,这儿应该作为公益用途,于是这才有了今天的这座博物馆

  近年来,京味儿老电影《城南旧事》的片段,频繁出现在各大社交平台当中,其实在老北京人眼中,并没有那么诙谐,更像是一首北平的诗,冬阳下的骆驼队,胡同里的土著,描绘出了老北京的南城风情,而这部电影是女作家林海音,以自个儿的童年生活为背景,创作出来的一部小说,后来被改编成了电影

  在宣武门的南侧就是这条南柳巷,胡同中段儿的南柳巷40号,标牌儿上写着晋江会馆,同时也写着林海音故居,林海音是台湾的现代女作家,故居之所以跟晋江会馆在一起,宣武区的老街坊都知道她的故事

  解放前,老家儿去世以后,家道中落,而晋江会馆是免费的,所以母亲带着他们兄妹几人都搬进了晋江会馆,听老人说,大概住了7年的时间,少年时期曾随老家儿居住在椿树上二条和虎坊桥大街,1931年父亲病逝以后,又移居南柳巷的晋江会馆,也就是说林海音小时候是在宣武区长大的

  晋江会馆往北不远的南柳巷45号,在明代是古刹永兴庵,清代称永兴寺,民国初年,庙里已经没有了住寺僧人,而永兴庵却成为了北平新闻报纸的发行处,上个世纪的20年代末,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各种报纸的发行量每况愈下,一些失意文人为了就业,纷纷集资办起了形形色色的小报

  每天凌晨,南柳巷这片儿熙熙攘攘得就像个集市,往来的是送报卖报的人员,这其中,还有后来成为相声大师侯宝林的身影, 在回忆录里说道:听人说卖报能挣钱,我就去当报童了,小报单有一发报的地儿,在宣武区,西琉璃厂西口,南柳巷的一个破庙里

  在那个民族忧患的年代,许多百姓失去了生活来源,所以侯宝林也只能加入到卖小报的行列中,来挣点活命钱

  拍摄于1995年的纪录片中,王洛宾重走自个儿的成长轨迹,本名王荣延,出生在古观象台对面,北京贡院西边,一个叫牛角湾的胡同里,如今牛角湾已经在城市发展中消失了,在它所在的位置上,正是长安大戏院,如今的长安大戏院里经常会有音乐表演

  而在百年前,民国时期王洛宾的家中二胡,笛子,萧,扬琴,月琴等各种乐器都有,老家儿是民间鼓队的打鼓手,还会唱京戏,昆曲,一听戏就带着王洛宾一起去,童年王洛宾便慢慢地受了熏染,很小的时候全家就能合奏《梅花三弄》《木兰从军》等传统曲目

  1927年,王洛宾被老家儿送到了通州的潞河中学,选一所离家20公里的学校另有原因,当年的潞河中学,还是一所教会学校,陈昌祐出任校长后,将蔡元培,陶行知等人的教育思想,融入办学实践,极力倡导‘人格教育’而王洛宾的父亲则是借钱,把他送进了这所收费昂贵的中学,培养他成才

  王洛宾参加了基督教堂唱诗班,极富音乐天赋的他很快成了唱诗班的佼佼者,他回忆,因为潞河中学重视体育,特别是游泳,所以上中学以后,身体也变好了,而这所教育风格独特的学校给他提供了一个自由成长的环境

  从潞河中学毕业后,王洛宾去哈尔滨游玩,遇到了一位诗人赛克,这个人深深影响了王洛宾,回到北京之后,考取了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师范大学,不过当时北京师范大学,并不在如今北太平庄一带,而是位于南新华街,师大附中一带,这些民国风格的建筑

  王洛宾在北师大时,选了声乐课,用《世界民谣》当教材,学唱了几首里面的歌曲,开启了自个儿对民歌的热爱,教他的是霍尔瓦特夫人,这是一个传奇的女人,同时还是末代沙皇的小姑姑,出生于圣彼得堡,声名显赫的艺术世家贝努阿家族,曾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声乐

  丈夫是中东铁路管理局的局长,她便跟随丈夫来到了中国,居住了45年之久,教王洛宾的时候已经六十来岁了,牙都掉了,但唱功还是一如既往的优秀, 而王洛宾的北京记忆还跟西直门外的长河水道紧紧连在了一起,在北师大上学的时候,大哥不幸去世,为了分担家庭重担

  王洛宾就到西直门外,一所学校代课教书,按照王洛宾的回忆,去学校时沿着长河水道,必须经过五塔寺,在离塔很远的地方就能喊出回声儿,所以他喜欢在这儿练声,而河边儿的一次经历,在他的心里埋下了种子

  王洛宾年老之后,演唱过一首歌曲叫《奴隶之爱》九一八事变之后,北京来了很多流亡的学生,学生们常常在河岸边唱歌,高声朗诵《八月的乡村》男女主人公相爱,却因为抗日不能相恋,小说里的诗歌触动了王洛宾,这是第一次创作歌曲,也是第一次用自个儿的大名儿

  音乐的大门开启,王洛宾的创作源源不断,还把徐志摩的诗《云游》谱了曲,送给自个儿的女友罗珊,原本想毕业之后到欧洲学习,但七七事变之后改变了主意,离开北京前往山西参了军‘西北战地服务团’开始创作抗日歌曲,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随后奔赴西北,采集民歌,一首首充满风情的歌曲四海传唱,他也有了‘西北歌王’‘民歌之父’的美誉,以上提到的三位名人,只是冰上一角,因为从胡同里走出来的名人还有很多,未完待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遍地大师:北京名人故居一览

下一篇:北京市高校排名大洗牌北理工不在前5北师大实力远被外界低估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