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运河润京城——“它依然活在老百姓的生活中”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过去5年里,王卫华在京杭大运河北段调研时,常会产生这样的感受,这条绵延1794公里、流过千年岁月、连接中国南北方不同地域和文化的长河,生命依然鲜活。
“人们总认为,运河到了北京通州就到了终点,其实并不是这样。”王卫华说,这位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民俗学专家表示,运河北端流经北京7个城区,包括昌平、顺义、海淀、东城、西城、朝阳和通州,“相当于是穿过了整个北京城。”运河沿线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内容丰富,是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春天,王卫华和她的团队开始参与北京市委宣传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重点项目“北运河流域民俗文化普查暨民俗志编纂”,成果颇丰。2022年,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下,北京文化艺术传承发展中心启动了“编辑出版北京市大运河文化带非遗主题书籍”项目,并由团结出版社组织实施,王卫华领衔,带着调研团队,细致考察了北京运河沿线的水道、建筑物等遗址、遗迹,访谈了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地方文化工作者等运河文化相关人员,拍摄了大量实地图片。
“民俗志是老百姓生活的百科全书。”王卫华解释,民俗学的研究,包括人生活的物质层面,也包括非物质的精神生活,从衣食住行到民间信仰、民间习俗、民间叙事、民间文学。“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国家很注重民俗,观察老百姓的风俗,也能了解民心民众的愿望,和政策制定结合在一起。”她举例说,北运河上的“罗锅桥”传说就表达了老百姓对贪官的厌恶,对清官的纪念,对政治清明的渴望。
3月30日,王卫华和团队共同编著的《千年运河润京城》在北京“美后肆时”文化活动中心举行了新书发布会,“讲述非遗故事,传承流动的文化”。来到现场时,这位对北运河感情深厚的学者评价:“发布会选址在东城区这座古香古色的院子,很好,有特色,从前作为运河漕粮京仓的海运仓、北新仓就在不远处。”
这套图书分为上下两册,一共八章。第一章从整体上概括了大运河对北京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其余七章,将大运河的文化资源分为河道、闸桥、沿线庙宇、码头、粮仓、公园与博物馆、乡情民俗七个版块分别进行介绍。四十余种大运河沿线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在书中,它们的缘起、变迁与现状也被详尽展示。书中有200余幅图片,“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传递丰富的信息”。书中有今天依然受老百姓欢迎的大顺斋糖火烧、万通酱豆腐,也有如今早已化入当代都市交通的“积水潭”“东便门”码头。
在发布会讨论现场,北京史研究会名誉会长、研究员李建平表示,运河文化有人间烟火气,是北京这座城市的记忆与乡愁。与此前有关大运河的其他书籍不同,这套图书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为读者提供大运河的“沉浸式体验”,“大运河是流动的河,有着生生不息的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教授石峰介绍,运河沿线文物古迹密集,虽然其中一些已经消失,但存量依然很多。比如白浮泉遗址、都龙王庙等。大运河的水脉,流经北京动物园、紫竹院、万寿寺,直通到颐和园南如意门“绣漪桥”下,连接昆明湖。“泛舟长河,沿河观柳”是老北京的习俗。读了《千年运河润京城》,可以带着“知识点”去游览这条线路,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老话儿说运河上飘来的北京城。”评书家、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先生入室弟子王封臣也参与到发布会讨论中。他介绍自己是山东人,拿“炸咯吱”这一北京小吃举例,讲述山东的饮食文化如何通过大运河传到北京。生动的故事和评书人特有的、鲜活的语言引得全场观众笑声连连。
在王卫华看来,书名选用的这个“润”字,就是大运河对北京的影响——滋润人们的生活、浸润当地的文化,再形成独有的地方特色,直到今天。“同一条河,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面貌,河边人们的生活面貌也在发生改变。”她说,2018年在大运河岸边采访,一位60多岁的老人说,他小时候河水是臭的,而现在,河里又有了白鲢鱼。“白鲢对水质的要求非常苛刻,说明运河治理很有成效。”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2017年,习总书记到北京通州区视察,说要把运河保护好,把它的文化传承好,利用好。他的批示推动了运河的治理和保护。”王卫华说,此外,北运河是“京津冀一体”的,北京的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也紧密连在一起。
说起沿河调研的经历,王卫华总是一个故事连着一个故事,讲述源源不断,就像大运河的水脉和与之相关的文化传承,“这条河是中国老百姓创造的,它依然活在老百姓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