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通过老舍领略70年前北方地区的年味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中国人都将春节视为一年当中最为重要的节日,历朝历代,有无数文人墨客吟诵春节,留下许多经典文章与诗句。
譬如,宋代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所著的《元日》,包括陆游的《游山西村》都是描绘春节的千古名作。
在此文中,老舍先生不仅写了过年的习俗,还详细记述了元宵节看灯的热闹场景,掺杂了老北京人对于过年的美好回忆。
在《北京的春节》中,有一句话至今令我记忆犹新:“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给予人们对当今生活的美好热切期许。
老舍先生先是从腊八节开始写起,分别讲述了熬腊八粥、买年货、除尘、贴春联、挂福字、做年菜、放鞭炮、包饺子、团圆饭,一直写到正月十五元宵灯会等一系列年俗活动。
在老舍先生的笔下,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年俗跃然于纸上。这不仅是北方人传统过大年的方式,还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民风习俗的集中体现。
要过年了,大人忙着预备过年吃的喝的,小孩穿上新衣服买炮仗。从腊八节到小年,再从小年到除夕春宵、元宵,真的好不热闹。
孩子们缠着大人要些零花钱,去街上买点东西。大街上蹲着一堆卖春联、年画、水仙花的小商小贩,这些摊子让儿童们心跳特别快,每条胡同里的吆喝声都比平日更杂。这样的场景一直延续到二月初二。
过春节时,北京小朋友们一定要做以下三件事:买爆竹、买杂拌儿、买各种新奇玩意儿。
爆竹就是如今的烟花鞭炮;杂拌儿是用花生、枣、栗子等干果与蜜饯制作成的甜食。
老舍先生笔下的北京是从腊月就开始,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熬制浓浓的腊八粥。
小年节过完,就等于走到了春节的门槛边。家家户户都要吃些“黏食”,拜灶王爷,灶王奶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住在北京周边郊区村里的青壮年,大多都在城里工作,过年休息的时间只有一周左右。
正是从小年今天开始,青年们陆续返回家乡打扫屋子、购置年货,热热闹闹等着春节当天阖家团聚,享用一桌丰盛的年夜饭。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厂甸,每天都会有各式各样的江湖艺人汇聚于此,形成了空前的庙会文化。
初一至初三这几天人不多,到了初六时,这些开庙会的地方可真是人山人海。正月十五这一天欢闹气氛被烘托至高潮,大人们会带着孩子长辈一起观看元宵灯会。
那老舍先生写的《北京的春节》一文为何如此经典?就是因为老舍先生写的这些年俗不仅在北京才有,几乎在中国各个城市或者乡镇都会出现类似的春节民俗。
与其说老舍先生是在追忆年俗,不如说是在普及他对春节的回忆。从他的文字里,我们能闻到浓浓的腊八粥香味,还有北京人贴五福的习俗,加深了对中国年甚至中国文化的认同与了解。
传统春节是在农业社会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也就是根据农忙和农闲时进行消遣聚会的传统节日。
老舍生活的那个时代,乡村城镇化发展远不如今天那么繁荣。大部分在城里务工的人们都会在春节之前回到家乡,让年味越聚越浓。
在这篇散文中,我们不难发现,过年前家家户户的准备工作非常忙碌,但同样也非常快乐。
小年一过,由于店铺多数初六才开张,所以还要把肉、鸡、青菜、年糕、鱼之类的食物都预备充足,显出辞旧迎新的气象。
现如今呢?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主要依靠外出打工谋生,农业生产的民俗事项逐渐减少。随着乡村城镇化的发展,导致传统春节习俗逐渐凋敝。
包括老舍先生笔下繁荣的庙会文化,在如今的北京也是很难看见了。如今的庙会大多都成了小商贩聚集场所,不像从前那么吆喝了,各个摊位前摆着一个大喇叭,里面传出空洞呆板的声音。
总而言之,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深刻体会到了70多年前的北京城没有红墙绿瓦,也没有高楼大厦,有的只是一条条破败不堪的胡同,热情的街坊四邻以及特殊的庙会文化。
记得小时候总是盼望着春节的到来,因为不仅有好吃的,还能买上一身新衣服。向长辈说上两句吉祥话,便能讨得红包。
若大家能在春节这一天穿越时空,相信多数人不会留在2023年,而是回到老舍先生笔下那有滋有味的年节。
然而,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就会产生不同的风俗习惯,这是随着时代发展而进行变化的,非人力可以改变。
万幸,还好有老舍这些现代文学家留下的经典文章,才能让我们在年味变淡的今天,从文字中产生对老年间春节的共鸣。
无论是老北京的年味,还是各个地方的春节,都值得咱们怀念,更承载着我们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1]杨晓霞.感受喜庆祥和之春节习俗——品《北京的春节》中的浓浓年味[J].课外语文,2022(16):23-25.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