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简介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主办,北京市文化产业促进中心、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办,北京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等作为支持单位。大赛自2016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五届,在争取北京各区、各委办局广泛参与,整合市区两级文化产业扶持政策,鼓励孵化中小微文创企业和创新创业项目,推动社会资本投入,在助推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2022年“第六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将继续举办。
大赛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及习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首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发挥北京文创产业的先发优势和资源优势,借“双奥之城”为北京带来的发展新动能和新契机,构建“五子联动”新发展格局,积极落实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首都文化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推动北京文化资源、创意人才资源、重大活动资源等的互融互通和文化、科技、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大赛展现新时代以来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成就。
大赛延续“奋进新时代 创意赢未来”主题,聚焦“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总体布局,围绕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助力城市更新及中轴线申遗保护,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国际数字经济标杆城市,通过高起点、高水准、高规格的赛事组织、创业服务、宣传推广,广泛挖掘和培育文化创意领域具有成长性的企业和项目,引领金融资本与社会资源发现创意、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结合北京市文创产品开发平台协同促进创意成果转化,并在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以及张家湾设计小镇等园区落地、孵化,形成产业集聚,搭建开放式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平台,成为“北京文化论坛”的创新发展实践平台。
支持单位:北京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等
大赛由北京市各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市相关委办局及相关中央单位联办,建立“统分结合,协力办赛”的体制机制。主要体现在:
(二)各赛区赛程同步,标准统一,按照大赛赛程赛制标准同步推进。大赛官网设立分赛区报名页面,为各赛区设立单独的大赛报名、作品上传通道;
(四)各赛区按照比例推荐优胜项目进入总决赛阶段;若各分赛区或主题赛区通过举办单独赛事征集评选出的获奖项目,可直接将获奖项目择优推选进入总决赛阶段;若各区以征选方式征集项目的,以该分赛区征集项目的总量为基数,按照最高10%的比例进行择优推选;
(五)组委会办公室设立赛事服务平台、创业服务平台、媒体服务平台,为各赛区提供同等标准的服务,为参赛企业和项目提供同样的信息服务、政策服务、融资服务、落地服务,促进各地产业合作,建立创业服务中心、投融资服务中心、新闻发稿中心、项目发布中心等
(七)各赛区的初赛可在大赛官网的专属频道进行线上评审,复赛、决赛可根据各赛区实际情况举行线上、线下评审活动,各自设置奖项。各赛区可以自愿寻求本赛区冠名支持单位;
(八)各赛区可成立本赛区组委会,组织本赛区比赛,大赛组委会给予必要指导和协助
本届大赛设置预选赛和总决赛两个阶段。其中预选赛将聚焦文化科技融合、文化旅游融合、文化体育融合、文化艺术、文化IP开发、文化创意设计、原创剧本创作、文创类初创项目等8大方向。预选赛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各类文创项目,通过设置分赛区和主题赛区,调动各方参赛积极性、扩大征集范围。总决赛由预选赛各分赛区和主题赛区推选优胜项目入围,按不同赛道进行最终评审。
预选赛阶段分赛区由各区委宣传部牵头,各区文促中心主办,北京市各区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统称“各区”)相关机构联办,建立“统分结合,协力办赛”的体制机制。各分赛区分别组织项目征集和评审工作,评出分赛区优胜作品,按比例推荐项目进入总决赛阶段。
大赛预选赛阶段,按照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重点相关领域,设置17个主题赛区,由各委办局、在京中央单位、行业协会等分别主办,根据各自行业特点分别组织项目征集和评审,并推送获奖项目入围文创大赛总决赛阶段
围绕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面向社会邀请以下8个方向项目参加比赛:
聚焦5G+8K、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3D打印、云计算、VR、AR、3D等数字技术及其他新技术与文化创意融合类项目,运用新科技、新思维解决文化产业发展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
聚焦文化旅游双向赋能,旅游服务与消费商业模式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文创项目。
聚焦文化体育双向赋能,将文化元素、创意设计融入各类体育赛事、体育表演、体育服务、体育用品,使体育产业及服务的形式和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新颖和增值,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加强优秀民族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的保护、推广和创新的文创项目。
聚焦传播优秀文化内容的创新性文创产品、作品及服务项目。包括文学、音乐、影视、游戏、动漫、美术、工艺品等方面的原创开发、保护、运营及服务的文创项目。
聚焦北京代表性公共文化IP的原创开发,其成果可以作为文化内容生产的基础素材,或可授权文创产品开发和文化内容生产的文创项目。
聚焦平面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景观设计、国潮设计以及设计服务、设计平台、生活方式等设计类项目,鼓励以非遗技艺、老字号传承等文化内容或优质IP为核心,设计、制作相关产品及衍生品的文创项目。
聚焦“大戏看北京”主题,征集影视、动画、话剧、表演、微电影、短视频、相声、小品、娱乐游戏等各类型剧本,推动原创影视作品及演出、演艺行业的提质增效。
大赛按照预选赛分赛区和主题赛区分别进行初赛、复赛和决赛。大赛总决赛阶段,将汇总预选赛阶段各分赛区、主题赛区征集评选推荐的优秀文创项目,按照文化创意产业分类、预期目标成果及产业应用,设置相应专业赛道进行评审。总决赛入围项目采取线上/现场路演方式,由组委会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分别评审,确定各赛道的总决赛各个奖项,举办颁奖典礼,后继有针对性辅导、孵化,整合产业链资源推动成果落地与市场转化。
总决赛从预选赛中分赛区、主题赛区、由大赛组委会发起主题征集及大赛专家委员会专家特别推荐四种渠道征集参赛作品。推选的参赛作品经大赛组委会资格审查,及专家评审委员会审定后,取得进入总决赛阶段的资格。
预选赛17个分赛区分别组织项目征集和评审工作:11月10日项目征集截止,11月11日起各分赛区组织专家进行初评、复评和终评三轮评审,评选出优胜项目推选进入总决赛阶段,并于11月30日前提交大赛组委会。
各分赛区推选进入总决赛的优胜项目数量:若各分赛区或主题赛区通过举办单独赛事征集评选出的获奖项目,可直接将获奖项目择优推选进入总决赛阶段;若各区以征选方式征集项目的,以该分赛区征集项目的总量为基数,按照最高10%的比例进行择优推选。
各主题赛区由各委办局,在京中央单位、行业协会等分别主办,由相关主办单位结合自身行业特点,自行选择文化创意项目征集方向,自行决定大赛启动和截止时间,各自组织评审,分别颁发奖杯、证书;并推送获奖项目进入文创大赛总决赛阶段。但须于2022年11月30日前将获奖项目推选提交大赛组委会。
“北京城市IP”“原创剧本”“数字文创”等重点项目方向由大赛组委会发起主题征集,并于11月30日前完成项目征集工作。
总决赛阶段,将汇总预选赛阶段各分赛区和主题赛区评选推荐、大赛组委会主题征集、专家委员会特别推荐的优秀文创项目,按照文化创意产业分类、预期目标成果及产业应用,设置相应专业赛道进行评审。12月1日起,上述项目按赛道分类进入总决赛评选阶段,通过初评、复评和终评三轮评审决选出最终获奖项目。
总决赛阶段入围项目共计500个。由大赛专家委员会根据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及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内容等,对各分赛区和主题赛区推选,大赛组委会主题征集以及专家委员会特别推荐进入总决赛的项目进行分类归集,同类型项目在相应赛道进行初评,按评审得分排名选出入围总决赛的500个项目。经过复评遴选出150个项目进入最终决赛路演。
包括影视剧、音乐等广播影视节目及剧本;戏曲、歌舞、话剧、文艺演出、时装秀等文艺创作与表演活动;动漫、游戏、短视频、数字藏品(NFT)、3D数字景观等数字文化内容生产类创新性项目。
包括通过创意设计、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文化产品、老字号、非遗技艺等进行创作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与利用,具有较高文化附加值的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及工艺产品等。
包括各类北京代表性公共文化IP,通过对北京文化IP的深入研究、梳理、重塑形成的能够为公众理解、接受和喜爱的形象化文化内容。
包括展览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消费空间设计、舞台设计等各类专业设计服务项目。
包括原创舞台剧(话剧)剧本,评选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北京文化的文艺精品项目。
前6个专业赛道获奖项目的参赛企业,若获奖项目主创人员、企业创始人或高级合伙人为京外户口并有落户需求,且该企业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且无不良记录,可以额外以企业名义增报文化创客赛道。
各区委宣传部、文促机构负责邀请专家评委参加本分赛区预选赛阶段评审工作;各区邀请的专家名单需报大赛组委会备案,大赛组委会根据专业度、回避原则等对分赛区专家评委人选享有否决的权利;各分赛区也可申请由大赛组委会从专家评委库推荐专家,由各分赛区统一邀请,按照大赛组织与评审规则,组织评审工作。所有赛事评审活动需全程速记,并在活动完成后12小时内向组委会赛事管理部提交速记文字资料。活动结束一日内提交活动宣传报道信息、活动视频集锦及获奖选手、评委专家等采访视频。
产品/服务创新创意 产品、服务的特点、定位、是否团队原创,是否具有创新理念或领先技术;目标客户群体定位是否清晰、合理。 20分
作品完整性 该项目或作品是否提供有效的项目运营方案,该方案是否清晰和完整? 该项目或作品的原型是否表达了文化内容或服务,是否能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 10分
技术合理性 该项目或作品的原型所选择的技术方案可否满足其预期功能的实现? 该项目或作品选择的技术是否能够在效率、功能、成本方面实现平衡? 20分
商业模式与投资价值 该项目或作品是否具有产品化可能性?现有市场规模及前景,同业竞争状况,商业模式是否清晰,是否具有可持续 20分
商业模式与投资价值 该项目或作品是否具有产品化可能性?现有市场规模及前景,同业竞争状况,商业模式是否清晰,是否具有可持续 20分
该项目或作品是否具有产品化可能性?现有市场规模及前景,同业竞争状况,商业模式是否清晰,是否具有可持续盈利能力或快速发展机会,该项目或作品是否具有产业领域的发展价值,是否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和抗风险能力。
团队能力和经营管理 团队核心成员的专业背景、经验与资源优势,公司经营和组织结构情况。 10分
文化属性 该作品或作品是否能够体现正确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符合文创产业发展前沿方向,具有文化属性和独特创意。 10分
社会价值 该作品或作品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社会影响力,为文化与相关产业创造了新的机会? 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产业政策。 10分
分赛区选拔赛评审委员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可以结合参赛项目自身特点进行细化或调整,评分标准为百分制。
各分赛区选出的参加决赛的项目,须完整填写总决赛推选项目汇总表,并将推选进入总决赛的作品相关文件(包括但不限于项目方案ppt/视频、实物、参赛报名表、评审打分表等)打包报送大赛组委会。
(1)参赛者必须保证项目的原创性,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且内容符合可适用的法律、法规。参赛者同意对因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而导致的请求和索赔负全部责任,并保护比赛的主办方、承办方及其代理人并为其辩解,使其不受任何损失赔偿的请求或追诉。
(2)参赛项目的知识产权归参赛者所有,但应适当兼顾到竞赛主办和承办单位的权益;主办和承办单位以及承办单位指定的下属全资机构拥有在全世界范围内永久免费使用本届参赛项目进行演示、部分或全部出版的权利(不涉及技术细节)。如果大赛承办单位以其它目的使用参赛项目,需与参赛者协商,经参赛单位同意后,签署有关对参赛项目使用的协议。
六个专业赛道分别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合计每个赛道9个获奖席位,共计54个获奖席位,颁发相应奖金、奖杯和证书;
文化创客奖设置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合计16名;同时设置“年度投资价值奖”“年度创意潜力奖”“年度创业人气奖”“年度媒体关注奖”4个单项奖各1名,共计20个创客奖席位。根据《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大赛作为市级奖项列为创新创业指标的加分项,获奖机构的创始人和联合创始人将按名次获得加分,一等奖加6分,二等奖加4分,三等奖加3分,单项奖加2分。获奖企业符合文化发展支持政策条件的,纳入优先支持范围。
创业服务板块是文创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方资源汇集的重要载体,旨在发掘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和项目,提供创业服务,推动成果转化,促进大赛企业和项目在文化产业园区落地。创业服务包括:一是赛前服务,广泛吸引企业参与,形成企业数据库;二是赛中服务,做好政策咨询、需求征集、参赛服务等工作;三是赛后服务,遴选服务机构,对参赛企业开展培育孵化、金融对接、创业空间支持、展览展示、宣传推广、品牌建设等专项服务。
建立大赛创业服务中心,围绕“一中心、多站点”组织原则,构建北京各区的创业空间集群、创业服务企业、投融资平台等百余家服务机构组成的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创业服务体系。采取“6+1管家”创业服务模式,即设立政策申报、企业落地、投融资、品牌宣传、创业活动、人才服务等6个维度的专业管家与负责整体协调的综合管家,开展“一对一”跟踪服务、“解难题”精准服务和“周期性”专项服务。
统筹协调大赛创业服务工作,基于“多站点”服务资源网络及“6+1”专业服务模式,为大赛参赛项目提供共享办公、展览展示、新闻发布、投融资对接等全方位、专业性服务支撑
“多站点”:有效整合创业服务分中心与创业服务机构,形成创业服务资源网络,对创业服务资源与服务内容进行垂直深耕,激活体系内部动能,为大赛项目提供从项目落地、政策咨询、专项服务到投融资对接等一站式创业服务。
大赛创新性地采用创业服务管家模式,从6个维度设立专业管家和1位综合管家,负责创业服务机构需求跟踪与信息互动,凭借更主动、更精准、更高效的服务,激发创业服务社群活力。
1.政策申报服务管家:负责整理和推送各类政策申报信息、组织政策培训、解答政策申报疑难问题并提供政策申报代理服务。
2.企业落地服务管家:负责统计参赛企业或项目的落地需求,包括注册登记、办公场地选址等服务,提供特定主题、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指南,帮助企业精准对接创业服务机构中提供企业落地服务的相关机构。
3.投融资服务管家:负责各金融服务平台面向文创企业的新政策咨询、策划金融/投融资知识主题讲解、统计创业企业的融资需求、组织线上、线下互动的投融资对接活动,定向帮助投资人或具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创造精准对接机会,跟踪、统计并发布因创业服务平台而达成的投融资项目数据。
4.创业活动服务管家:负责征集并汇总参赛企业或项目的活动需求,根据需求组织创业服务活动并推送活动信息、邀请企业参加活动,跟踪了解企业对活动效果的反馈信息。
5.品牌宣传服务管家:负责分享品牌传播成功案例,为参赛企业提供品牌包装与推广建议、依托大赛创业服务空间与新媒体矩阵为参赛企业提供线上线下互动传播的品牌推广服务。
6.人才服务管家:梳理并建立本届参赛企业及项目数据库,提供大赛人才服务指南,开展人力资源政策咨询,通过培训路演活动推动人才发展、搭建共享人力服务中心等与赛事人才服务相关的创业服务。
7.综合服务管家:负责创业服务分中心的管理、创业服务机构权益的保障、创业服务导览手册的更新等基础管理运营工作,以及创业服务运营管理中的综合协调工作。
1.空间服务:为参赛团队提供优惠、优质的办公空间,为大赛优秀项目落地及延续本届大赛成果提供物理空间。
2.基础服务:为参赛企业和人才提供7大类、12个分项的基础服务,其中注册登记与政务代办类包括工商注册、财税服务、审计评估、知识产权4个分项;政策咨询类包括政策咨询、认证咨询、项目申报咨询3个分项;人才服务类包括社保代缴及档案管理、人才引进2个分项;投融资服务类包括股权融资对接、债权融资对接、资本市场对接等3个分项;以及宣传推广类、品牌建设类和特色服务类等创业基础服务。
3.版权服务: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支持下,为参赛项目提供版权确权、维权、开发、交易等“一条龙”服务。从项目报名开始,启动版权登记,包括受理、筛重等全程协助办理相关手续。为参赛项目在版权梳理、法律保障、授权基础方面保驾护航,促进优秀文创版权落地北京。
4.积分落户服务:创业服务将为参赛企业/项目提供积分落户咨询服务,并对获奖项目的创始人和联合创始人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对符合本次大赛积分落户政策条件的履行向上级主管单位报批程序。
举办“北京文创共享季”系列创业服务活动,邀请大赛各赛区的文创(文化)产业主管部门领导、专家、企业负责人、参赛企业代表等开展分享、调研、交流等活动,结合北京文化产业特色,策划、设计调研路线,为文创人才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优秀文创项目落地。创业服务活动包括:文创政策面对面活动(5场)、文创专家号(10期)、文创之旅(10条主题线场)等品牌活动,为参赛项目以及提供创业服务的相关资源提供展示、推广与对接的平台。
大赛期间,共计举办至少5场政策宣讲活动,包括最新文创政策宣讲、“房租通”政策解读、“投贷奖”政策解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解读、融资指导等相关内容。
大赛期间,以线上为主,从大赛专家库精选至少10位文创领域专家,针对创业痛点和相关专业领域进行刨析并与选手深入互动,为文创企业提供干货分享,实现品牌活动的服务性与权威性。文创专家号活动将在大赛官网播放,大赛期间可反复观看。
大赛期间,以“行、观、论、引” 为内容核心进行串联,策划“文创设计与博物馆融合之旅” “文创IP之旅” “文创园区之旅” “文创赋能之旅” “文创新品牌之旅” “文化与科技融合之旅”六个主题,至少10条特色线路,包括博物馆、街区、文化园区等。通过具有文创特色的路线,全国文化中心优势资源的“入户”走访、全方位创业服务机构的“上门”对接和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的“沉浸式”体验,给各参赛企业、机构、团体提供实地参与和借鉴。
大赛期间,视疫情防控情况,择机组织召开3场专场创投大会,入围企业或项目通过现场路演,与参会的各金融机构、创投基金、投资人、文创园区、电商平台、相关供应链企业进行对接,推动大赛成果的融资、合作和快速落地转化。包括:文化创意项目及文化内容生产创投专场、文创产品销售选品专场和文化IP授权与文创产品开发创投专场。
为大赛提供不少于1000平米创业服务空间和不少于500平米的展示场所作为北京大赛博物馆。
服务内容:组建创业服务中心体系,整合创业服务机构,筹备创业服务活动,广泛吸引企业参与,形成企业数据库等。
服务内容:全面开展创业空间服务、基础服务、版权服务等,实施各项创业服务活动,做好企业及项目需求征集、参赛客服等工作。
服务内容:持续对文创企业、项目、人才开展培育孵化、金融对接、创业空间支持、展览展示、宣传推广、人才服务、品牌建设等多维度的创业服务,推进优秀项目落地转化。
设立大赛媒体中心,统筹媒体传播资源,抓好赛事节点、深挖内容亮点、突出宣传焦点、强调赛事特点,打造“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全媒体传播平台,宣传展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成就。
通过大赛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官方抖音账号及客户端等大赛官方平台对赛事全程信息提前预热、跟踪发布。并对各阶段晋级结果及获奖名单及时进行公示公告。
配合大赛赛程,布置赛事及重要节点活动的拍摄工作、大赛开场视频及赛程中宣传片的制作。根据赛程时间设置,在大赛正式开幕前,按照本届大赛主题制作赛前先导片一个,赛中、赛后制作大赛宣传片两个,大赛的先导片和宣传片将通过大赛各官方账号、抖音、快手、微信小视频等媒体渠道,爱奇艺、腾讯、优酷等视频类媒体平台播出推广,通过视频方式保障赛前预热效果和赛中、赛后的宣传力度。
大赛全程摄影、摄像,组织主要网络图片直播平台、视频直播平台、户外直播平台,对大赛新闻发布会、预选赛分赛区、主题赛区、总决赛、颁奖仪式等重要活动进行同步全程直播,打造融合线上、线下的“直播+”传播矩阵。
全面整合中央媒体+市级媒体、传统媒体+新媒体+户外媒体平台,打造立体化媒体宣传矩阵。
1.整合中央各类主流媒体,扩大大赛的社会关注度,提高公众对大赛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2.协调市属主要媒体根据大赛启动仪式、初赛、复赛、决赛、颁奖活动等重要阶段播发新闻报道。
3.整合移动客户端和新媒体平台为大赛提供赛事宣传服务.以更具亲和力、更富参与度的新媒体宣传方式扩展大赛信息的宣传热度,快速提高二次传播效率,着力提升公众知晓度和参与度。
4.在大赛举办期间,在重点赛区、众创空间、文创园区周边,以移动电视、户外电子屏及楼宇电视等形式对大赛进行同步宣传展示,对大赛的关键赛程节点、精彩内容和特色活动向社会公众进行同步展示。户外宣传服务将保障大赛相关内容在首都城市的核心区域、商圈、交通枢纽等人流、车流聚集地的户外LED大屏进行推广。
对大赛评审专家、业内专业人士、参赛队伍进行深度采访,展现参赛队伍的专业性和评审团的权威性。采访工作安排在重点宣传赛事节点前后,通过深入的访谈内容充分解读、分析赛事,让观赛者更好地理解赛事内容,实现沉浸式、专业角度观赛。采访视频将通过电视、户外、纸媒、互联网、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媒体进行宣传推广。
3.参加文化创客赛道的参赛者须为京外户口的申报项目主创人员、申报公司的创始人或高级合伙人;
5.参赛项目具有较强的文化属性和独特创意,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产业政策;
报名参赛:所有在北京注册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机构组织均可报名参赛;
1.预选赛报名:根据报名参赛者所在区,向相应的分赛区主办单位即各区文促中心申请报名参赛;或通过大赛官网了解大赛详情、点击“前往报名”并在报名平台相应的分赛区通道进行线.总决赛报名:由预选赛各分赛区和主题赛区推选,大赛组委会主题征集、专家委员会特别推荐的项目进入总决赛阶段,不接受单独报名。其中文化创客赛道报名,要求为总决赛6个专业赛道获奖项目的参赛机构,若获奖项目主创人员、企业创始人或高级合伙人为京外户口并有落户需求,且该企业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且无不良记录,可以额外以企业名义增报文化创客赛道。若获文化创客奖,该企业申报的项目主创人员、企业创始人或高级合伙人可获得相应落户积分。
(2)报名作品以文字/图片/视频格式上传报名平台,作品若为ppt、pdf或其他格式,需转化为jpg/png/gif等图片格式后上传,否则视为无效作品。
(3)单张图片建议A4大小;禁止上传竖版超长图片;分辨率不低于300dpi,上传单个文件大小不超过18MB。
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重大事项决策,根据大赛进程,召开大赛组委会会议,对大赛各阶段工作计划及阶段性成果进行审议。
组委会顾问团队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发展指导处)、北京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北京市文化产业促进中心、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相关机构负责人组成。
组委会成员由市文资中心、市委宣传部相关部门负责人、歌华传媒集团和市文促中心相关负责人、各区委宣传部负责人、各区文促机构负责人、预选赛相关主办单位负责人,以及参与大赛联办的相关机构负责人组成。
专家顾问委员会由业内著名专家学者、投资专家、创业导师组成,负责对大赛的总体方案、目标定位、赛制规划等提出咨询意见,并对评审结果进行把关。
专家评审委员会以评审专家库方式组建,由行业专家、创业导师、投资专家、文创园区运营管理机构代表等组成。负责总决赛阶段评审,指导和指派各赛区评审专家,负责各阶段晋级及获奖作品/项目的审定;就比赛机制、创业服务、媒体宣传、工作安排等向大赛组委会提出意见和建议。
4.受理参赛企业和项目对比赛结果的异议和申诉,经评议后提出专业处理意见,做出最终评判。
6.根据大赛组委会安排,参与大赛辅导、培训、创投大会、考察和交流等特色活动。
为确保大赛组织过程以及预赛、复赛、决赛等阶段的公开、公平、公正,由大赛组委会监督部牵头,联合大赛专家委员会及各区文促机构组建大赛督导组,对预选赛分赛区大赛的赛事执行、评审、路演过程及现场情况进行全程记录与监督。
大赛LOGO 以组合标形式出现。左侧标识呈“品”字形结构, 代表大赛的三个核心内容“创意、创新、创业”。顶部的橙色和红色以层叠设计呈现钻石感,代表创新创意、点亮火种、凝聚力量;下方的绿色部分既像两片绿叶衬托创意之花,又像有力的双手,托起并呵护创新创业的人才和梦想。两侧绿色部分的波浪造型组合成为天坛的形象,标志大赛的主办地北京,更代表中国文化创意的高地。标识右侧英文字母 CIE 分别是Creative、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即创意、创新、创业的首字母。
组合标识整体简洁大方,色彩明快,完美体现了大赛开放、培育、共赢的总基调,同时以设计细节诠释出北京文化创意领域领先潮流、勇于创新、鼓励创造、成就创业的时代特征。
北京作为三朝古都,石狮子可算为一个随处可见的代表符号,不管是皇朝王府还是寺庙府邸,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自汉朝狮子进入中原以来,国人一直尊称它为“瑞兽”。因此,我们选择它作为吉祥物蓝本。
吉祥物文文与创创是由孩童的想象力汇集而成的两个精灵。他们思维活跃,既富有文化底蕴,又不墨守陈规。文文相对更具古韵一些,因此服装也相对传统,创创更偏重现代和科技感一些, 因此把自己化作了机器人的形态。文化创意本身就是以文化为元素,借助于科技对其提高和创新,因此这两个形象的初衷就是诠释文创的本质含义。
第六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主视觉设计以元素简洁、色彩鲜明、寓意丰富为创作原则,突出大赛名称、LOGO等主要信息,减少其它具象符号,并兼顾考虑了印刷、屏显的多场景使用需求。
背景层以芯片电路设计图的形式抽象化表现了方正格局的北京城市平面,象征着北京文化与科技融合、历史与未来交汇的城市特质。信息层突出了“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的品牌形象,用咏宋体强调了大赛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将“第六届”用数字和英文表现,保持了大赛主体名称的完整性,将大赛LOGO、主承办单位信息安排在顶端两侧的固定位置,为各使用方在后续使用中增加其它信息预留了足够空间。
整体而言,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的主视觉设计诠释了本届大赛聚焦北京、推动首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办赛目标,突出了守正创新、汇聚融合的办赛理念,体现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赛事特色,表达了所有大赛参与者“奋进新时代 创意赢未来”的创意激情。
按照《第六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安全保障和应急工作方案》的要求做好安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