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北京十大名人故居

2023-04-10 02:43分类: 北京名人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名人故居历来是世人目光聚焦之地,一代国母宋庆龄、思想巨匠鲁迅、革命先驱李大钊、学界泰斗蔡元培、文学大师茅盾他们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心中传承。在其故居中,你可以感受主人的思想,触摸纯粹的历史。

  名人故居历来是世人目光聚焦之地,一代国母宋庆龄、思想巨匠鲁迅、革命先驱李大钊、学界泰斗蔡元培、文学大师茅盾他们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心中传承。在其故居中,你可以感受主人的思想,触摸纯粹的历史。

  体验:来到一代国母的故居,门前水天相映,堤岸杨柳轻扬,院内曲径回廊、楼堂亭榭悠然。故居保留了王府花园布局,融入西式别墅风格,雍容典雅、幽静别致。

  历史:故居原为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府邸花园。1962年,周恩来在原主体建筑上接建二层主楼,作为宋庆龄的住所。宋庆龄在此生活工作了18载。

  体验:青灰砖墙、朱红门窗,鲁迅的宅院有着典型四合院的特征。这里收藏文物近10万件,不仅有大量鲁迅的手稿、藏书、友人信札等,还有许广平、周作人、周建人、章太炎、瞿秋白等人的遗物。

  历史:故居由鲁迅购买并亲自设计改建,属传统北京四合院式建筑。鲁迅在此居住期间,共写作、翻译了200多篇文章,后收入其《野草》、《朝花夕拾》、《彷徨》、《坟》等文集中。

  体验:李大钊故居系三进的宅院。主房、配房、院墙,高矮匀称。从古朴无华的淡雅陈设可以看出,该宅院是具有明清乐亭县民房建筑风格的“穿堂套院”。

  历史:李大钊在北京10年,先后居住过8个地方。1920-1924年,其一家在文华胡同24号北院居住近4年,此处是他在故乡之外与家人生活时间最长的一处居所。在这里,他与妻儿收获了一段快乐时光。

  体验:老舍故居院落布局紧凑,纯木结构,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砖砌影壁。西边是老舍之子舒乙的住房。北边书房内有几件文物,一枚齐白石为老舍刻的印章、一只冯玉祥赠老舍的玉石印泥盒、一方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的砚台,上刻“笠翁李渔书画砚”。

  历史:老舍在这儿“写了一辈子北京”。他在此处生活工作了16个春秋,曾几次接待周恩来和溥仪,并写下《龙须沟》、《茶馆》、《方珍珠》等。

  体验:朱漆大门上方悬挂“梅兰芳纪念馆”匾额,由亲笔书写。一进大门,迎面是青砖灰瓦的大影壁,影壁前安放着梅兰芳的汉白玉半身塑像。院内种有两棵柿子树、两棵海棠树,寓意“事事平安”。

  历史:梅兰芳故居原为清末庆亲王奕王府的一部分。解放后,梅兰芳在这幽静的四合院内度过了人生最后10年。其逝世后,周恩来提议建立梅兰芳纪念馆。

  体验:茅盾故居是一个两进四合院,灰墙红窗、精致简单、书香盈门。前院有北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倒座儿房六间。卧室案几上堆放着茅盾写回忆录时备查的旧时期刊、剪报等。卧室的衣橱、七斗柜均为旧物。

  历史:茅盾一生在三座城市居住过。乌镇是他的第一故乡。上海是他的第二故乡,在那儿他用笔名茅盾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幻灭》。在北京,茅盾从一位文学创作者转型为中国文化组织领导者。新中国成立初期,他住在文化部宿舍大院里,后因上下楼不方便,便与家人找到这一处房子。

  体验:齐白石故居坐西朝东,是一座三合院带跨院的住宅,其间墨香金石点缀,尽显古朴雅致。北房檐下,悬挂有齐白石篆刻的“白石画屋”横匾。北面的三间屋子,分别是齐白石生前的画室、卧室和饭厅。

  历史:“七·七”事变后,靠卖画为生的齐白石,在这里闭门谢客。现居故居中的齐白石第六子、画家齐良迟介绍,齐白石在故居共作画两万多幅,他曾画《群鼠图》讽刺日本侵略者。

  体验:这儿展示了徐悲鸿的遗作,以及他倾毕生精力收藏的历代名家书画、碑拓珍迹等。纪念馆内还陈列着徐悲鸿自画像、其作画的巨幅照片等,7个展室展览徐悲鸿的油画、国画、素描以及书法等线年,徐悲鸿逝世当天,其妻廖静文将故居捐给国家。“徐悲鸿纪念馆”是中国第一座美术家个人纪念馆。北京地铁修建时,徐悲鸿纪念馆被迫拆除,新馆于1973年重建。

  体验:说到北京大学校长,人们自然想到蔡元培,大有“除却巫山不是云”的韵味。蔡元培故居还“酝酿”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其故居布局简洁朴实,为东西各三进四合院格局,分为75、77 号两个院落。

  历史:蔡元培故居区别于其他故居,鲁迅、梅兰芳、老舍等生前都有自己的房产,蔡元培却一生未置产业。东堂子胡同75号之所以被定为其故居,是因为其任北大校长期间租住于此。

  体验:朱门灰砖墙,院中枝藤繁茂,有着书香门第的清雅。纪晓岚故居中前院的藤萝、后院的海棠,均为纪晓岚亲手栽种。藤萝虽经200余年,仍枝蔓缠绕,绿叶遮天。走进阅微草堂,长长的旱烟袋锅引人注目。编纂《四库全书》时,纪晓岚从槐西老屋走到圆明园,只吸完一半旱烟,于是落下“纪大烟袋”的绰号。

  历史:故居原为岳飞21代孙岳钟琪的住宅。从11-39岁、48-82岁,纪晓岚在此居住了62年。故居饱经200余年的风雨沧桑。纪晓岚去世后,其后人将宅子出售。2003年故居重建后对外开放。

  记者调查发现,在北京居住过的历史名人所遗留的故居遗产远超百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已确认的名人故居有88处、已挂牌保护的名人故居有31处。其中,多数故居是老北京四合院。那么,如何管理和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旅游资源呢?

  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津贴获得者、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专家王兴斌表示,故居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不是纯公共产品,也不是纯私人产品,而是“准公共产品”。原则上应免费开放或廉价开放,不应以盈利为目的。同时,应限制客流,达到既挖掘故居历史精神,又保护故居传统生态的目的。

  今年8月,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正式向社会公众推出“走近先贤京城名人之旅”高端旅游线路,该线路涵盖了曾在北京居住过的28位历史文化名人的宅院。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故居游作为北京高端旅游产品之一,不仅是因为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更是出于对故居遗迹的保护。加大宣传、规划特有故居游产品、吸引社会关注,从而达到对故居遗迹保护的目的。这种以宣传开发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北京高端旅游产品规划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北京有个落寞名人景点虽然占据着一席之地但游客已极少来

下一篇:4套“珍贵”的北京四合院都居住过著名人物房价十多亿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