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供给稳步提质增效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中国网7月22日讯 (记者 苏向东)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即将开启,系列新政呼之欲出,演艺市场将进一步加大供给、丰富市民文化选择;打造北京博物馆之城,文博衍生品创新孵化中心平台加紧筹划;系列“文化+”战略实施,北京再次登上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排名榜首……首届北京文化论坛举办在即,21日中国网记者从主办方组织的媒体采风会上获悉,近年来,北京坚持“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城市赋能”,立足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持续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引领区建设,文化供给稳步提质增效,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实现新突破。
为深入推进全市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进一步推动市属文艺院团深化改革发展,更好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北京市制定印发《推进“大戏看北京”工作方案(36条)》,统筹在京中央、市属、社会文化文艺资源,发挥首都地缘、智缘、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各类文艺要素集聚,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切实发挥全国文化中心凝聚荟萃、辐射带动、创新引领、传播交流和服务保障功能。
今年,北京市制定了未来三年文艺创作选题指导目录,提出5类28个创作选题方向。围绕党的二十大主题,征集重点舞台艺术创作项目112部,精选歌剧《山海情》、音乐剧《亦梦亦真》、昆曲《新海港》、京剧《石评梅》、评剧《蒲柳人家》等19个重点孵化项目。今年四季度,将举办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组织中央、市属及部分省区市的30余台剧目进行展演,进一步叫响“大戏看北京”品牌。
剧场建设加快推进,创作生产经营活力进一步激发。北京人艺国际戏剧中心、吉祥戏院于2021年陆续竣工投入使用。
记者来到位于王府井大街北京人艺院内的北京国际戏剧中心。这里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内设两座专业线余座的人艺小剧场。剧场观众席墙面提取北京胡同元素,打造出“灰砖”与“木材”错落的设计风格,凸显“京味”特征,也构成了最适合话剧演出的建筑声场。
当天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曹禺剧场,李幼斌和史兰芽正在排练《老式喜剧》。该剧将于7月23日正式上演,将连演16场。摄影 中国网记者 苏向东
北京人艺副院长霍志静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筹划10年、终于落成运营的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凝聚着几代艺术家的梦想。北京人艺将以此为契机,创作更多精品,推动国际国内戏剧艺术交流,创造更多元、更丰富、更高端的演出格局,使其成为国内最专业的话剧展示平台,不负观众对北京人艺“戏剧艺术殿堂”的期待。据悉,近一年来,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先后上演了《日出》《雷雨》《原野》《关系》等剧目,演出场次超过100场,迎接观众4万余人次。
与此同时,北京国际儿童艺术中心落户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项目力争2022年底前竣工;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维修改造、北京交响乐团落户台湖演艺小镇、北京歌舞剧院原址重建、中国杂技艺术中心、京南艺术中心等项目都在稳步推进当中。
此外,为进一步盘活用好各类演出设施资源,培育多元演出空间,打造演艺集聚区和特色演艺群落,北京市在梳理商业街区、产业园区等区域演艺新空间基础上,正在制定《北京市演艺新空间运行管理标准》(试行版),培育和引进一批适合演艺新空间的优质剧目,进一步加大演艺市场供给、拓展文化消费维度、丰富市民文化选择。
公共文化设施向市民身边延伸,布局更加均衡便捷合理。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有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24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9个,备案博物馆204个,备案营业性演出场所197个。市、区、街乡、社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达到6937个、图书馆室6135个、室外文化广场5616个,基本建成“十五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理念,北京市出台《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意见》,引导鼓励专业化的社会机构运营公共文化设施,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截至2021年底,全市采取社会化专业化运营的公共文化设施有266家。以东城区美后肆时景山街道市民文化中心、西城区“砖读空间”、海淀北部文化中心和石景山区9个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等为代表的公共文化设施,委托社会力量进行运营管理,服务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快速提升,提升了市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美后肆时景山街道市民文化中心的模特队成员正在认真训练。 摄影 中国网记者 苏向东
美后肆时是美术馆后街地铁8号线工程腾退后新建的地标性公共文化场馆,总建筑面积5411㎡,是目前北京城区面积最大的街道级文化活动中心综合体,2020年9月22日正式开放,为市民提供阅读、歌舞、戏剧、国学、艺术、文创、园艺、美食、健身等主题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特色文化体验。
据项目经理潘丽介绍,美后肆采取社会化运营模式,在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下,按协议全年免费为百姓提供各类公共文化活动1098场。在此前提下,试行特色文化服务低收费,在贯通文化事业产业、培育文化消费、减轻财政经费负担、转变财政投入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美后肆时开放时间为每天早9点至晚9点,陆续策划推出四合院音乐会、单身青年节、四合院阅读生活节等特色品牌活动,融入潮流、时尚、前沿的文化生活体验,不仅成为景山社区居民的乐园,还辐射全市,甚至吸引了外省市的众多青年群体、亲子家庭参与。
大力实施“文化+”战略,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等融合发展,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围绕“文化+科技”出台专项政策,北京市持续推进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推动5G、大数据、AR、VR等新技术在文化的应用,不断打造文化新产品、新体验,科技正在为文化产业迭代装上“加速器”。2022年1-5月,全市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4299.8亿元,占全市文化企业的比重为67.8%;“文化+科技”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268.1亿元,占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1.6%。
加快政策创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瞄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大力推动文化经济政策创新,形成“1+N+X”文化产业政策体系(“1”是指《关于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N”是指各行业领域出台的有关政策,“X”是指各区的相关配套政策)。构建远中近相结合的规划体系,注重政策内容创新,聚焦新领域新业态,出台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金融一系列深化融合发展相关政策。在政策有力支持下,北京文化企业发展实力不断增强。截至2021年底,北京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及提名企业名单、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数量和国家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数量均居全国首位。据《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1》,北京文化领域独角兽企业占全国一半以上。
加强园区建设,夯实产业发展载体。将文化软实力与城市空间布局有机结合,推动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促进老旧厂房腾笼换鸟、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E9区创新工场是北京市朝阳区老厂房“腾龙换鸟”拓展城市文化空间的代表项目之一。园区前身是北京双桥乳品厂老厂区,占地118亩,规划面积为10万平方米,现已完成改造6.7万平方米。园区以文化科技融合为产业定位,现有入园企业105家,文化科技类企业占比超过88%,业态涉及元宇宙、软件开发、5G数控及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等前沿科技和新媒体内容传播等,聚集了鲸世科技、观正文化、天娱数科等一批文化与科技融合度高、成长性好的行业领军型企业,形成多层次、跨领域的高精尖产业格局。
图为鲸世科技基于传统藻井艺术的“浮天若梦”项目。项目采取多人互动技术,以趣味性和创意性传播藻井艺术知识,特别受到青年人的青睐。 摄影 中国网记者 苏向东